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1月1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伯樂中文合唱團以歌為媒
搭建德中青少年友誼之橋

    【中新社柏林1月8日電】(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從《讓世界充滿愛》《疫情過後》等抒情歌曲,到《黃鶴樓》《成都》等民謠,再到《這世界那麼多人》《夜空中最亮的星》等流行樂……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員演唱的作品風格多樣,其真摯的歌聲、乾淨的唱腔更一度引發中國網友廣泛關注。
    作為目前德國唯一一支中學生中文合唱團,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員多次參加重要的德中外交活動,成為德中青少年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合唱團影響下,很多學生選擇到中國留學。
伯樂中文合唱團最初組建的契機是什麼?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如何看待德中青少年交往對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作用?圍繞以上話題,伯樂中文合唱團協會主席奧拉夫•米爾曼(Olaf Millmann)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可否介紹下伯樂中文合唱團最初組建的背景和契機,其初衷是什麼?
    米爾曼:2024年是合唱團成立十周年。2014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陪同習主席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曾參觀伯樂高級文理中學,並建議我們通過唱中文歌來幫助學生學習中文和提昇發音。在此背景下,伯樂中文合唱團于2014年3月29日成立。
    合唱團最初是在伯樂高級文理中學,面向那些在課堂學習中文並準備參加高中畢業考試的學生。此外,學唱中文歌,更加有利於學生們瞭解中國文化。這是我們創立合唱團的基本初衷。
    回顧近十年來的經歷,我們對學生學習中文和改善發音提供了明顯支持,同時通過音樂促進了德國和中國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交流。
    中新社記者:合唱團經歷了怎樣的發展?目前成員及主要活動有哪些?
    米爾曼:合唱團最初從小範圍開始,比如在教室裡、課堂上進行活動,從一開始就受到學生歡迎,因此逐漸壯大起來。創立初期,我們並不容易預見合唱團的未來發展,而是通過觀察,逐漸發現這裡有些變化,那裡有些成長。後來,我們積極與學校的管弦樂隊合作,合唱團規模再次擴大,我們有了語言助教和聲樂指導。再後來,我們與中國的合唱團一起演出,得到了積極反饋。整個過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種推動效應。近十年來,我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發展,專業性得以提高。
    最初,合唱團主要依賴伯樂高級文理中學的學生,但現在我們是一個獨立合唱團。也就是說,無論是對伯樂高級文理中學、還是其他學校的學生,我們都完全開放。我們有一些來自其他城市的成員,也有成員在大學學習、參加工作或者職業培訓。這使得整個團隊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我們現有近40名成員,通常有30到35人定期參加排練,活動範圍廣泛。我們會進行合唱團活動,包括聲樂訓練和學唱歌曲;也會有小組合奏,製作錄音等。同時,我們也注重合唱團成員語言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準備中文水平考試(HSK)。我們為學生提供學習和排練空間,還盡力傳播中國文化。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和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館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學唱中文歌是促進中文學習行之有效的途徑嗎?
    米爾曼:絕對是的。我們一直得到反饋說,合唱團對於成員學習中文提供了難以置信的支持。可以想象一下,學習中文時,是坐在家裡孤獨地嘗試學習詞彙和發音,還是在小組中進行學習、展示自己,並得到反饋更有幫助?後者會為人提供不可思議的動力。這也是學生在合唱團取得明顯進步的原因。
    合唱團成員也有反饋,表示感覺學習中文更自在了,這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動力。
    中新社記者:多年來,伯樂中文合唱團與中國的交流交往情況如何?
    米爾曼:疫情前我們有著非常密切的交流。通過合唱團工作、到中國旅行及演出等,我們建立起許多聯系,結交了許多朋友。儘管疫情對此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我們在此期間仍不斷通過在線方式保持聯系,合唱團還錄製了歌曲為武漢加油。
    通過合唱團,我們為許多學生爭取了中國獎學金的機會,有些學生現在在中國讀大學。這是很重要的事,因為這一代年輕人正是在這些友好聯系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是德中友誼的未來。前不久我們在杜塞爾多夫迎來了來自成都的學生。看到兩國學生又在一起歌唱、共同演奏,真是太棒了。我們計劃在2024年春季與合唱團成員一起去中國。我們會與武漢大學再次取得聯系,將訪問一些城市,再次與許多老朋友相聚。
    我認為增進理解是雙向的,不僅是增進德國年輕人對中國的理解,反之亦然。當我們從中國回來後,年輕人總會意識到通過與中國文化交流,他們對自己的文化也有了更深理解。當一個人關注新的、陌生的事物,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並說“是的,我對此感興趣”時,那他也能更多瞭解自己和自己的文化。我相信,通過與德國文化接觸,中國年輕人也能够更多瞭解、感知和意識到自己的文化。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新社記者:伯樂中文合唱團成功“出圈”的經驗有哪些?這在德國其他地方是否有可借鑒性?
    米爾曼:這個問題有點難。我認為,跨越地域界限與不同文化建立聯系是很重要的。而與年輕人建立這種聯結總是有意義的,因為這樣他們可以在友好和相互尊重的環境中相處和成長。對於在德國能否再有類似的中文合唱團“出圈”,我不確定。我希望還會有,我們也會保持開放。任何對音樂、對與中國文化交流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入我們。歡迎加入我們。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德中青少年交往對兩國關係未來發展的作用?合唱團將如何繼續為兩國青少年搭建友誼之橋?
    米爾曼:對此,我們可以從德國歷史中得出很好的範例。德國和法國之間的大規模敵對關係曾長達數個世紀,發生了多次戰爭。德法友誼便是通過學生交流建立起來的,然後這一關係得以逐漸加深,今天我們擁有非常牢固的德法友誼。
    我認為在德國對中國的媒體報道中,仍存在非常錯誤的印象。每個負責任的公民都應有自己的認知。如果我們給予對中國感興趣的學生以機會,來形成自己的認知,他們通常會帶著積極經歷和正面體驗回來。我們必須從德國年輕一代著手,在未來減少他們對中國的錯誤印象,反之亦然。年輕一代是未來的基礎。如果我們能够鼓勵更多青少年對自己文化之外的其他國家產生興趣,那麼他們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和接納程度也會增加。祗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有意義的和平共處。而如果我們不親身經歷,就會接受那些我們從未驗證過的偏見。
    我們將繼續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比如共同演唱、為中文水平考試做準備,進行書法活動等;也將繼續通過中國之行更深入地瞭解中國文化,傳播德國文化。
   當中國年輕人來到德國時,我們也歡迎他們,與他們一起做音樂。這樣就能在年輕人之間建立很多聯系。這基本就是我們未來幾年的目標。我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商業公司,而是通過建立友好關係,致力于為年輕人提供促進德中交流的機會。到目前為止,我們做得還不錯,當然我們還會繼續努力。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