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0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研究揭示中亞人群
遷徙和混合的歷史

    【中新社昆明8月30日電】(胡遠航 陳靜)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30日發佈消息稱,該所牽頭開展的一項研究,揭示中亞人群遷徙和混合歷史。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進化生物學著名刊物《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據科研人員介紹,包括中國新疆在內的中亞地區一直是研究人類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熱點地區。1927年-1935年,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開展系列科學考查,並發現了位於今天新疆若羌縣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約60公里的荒漠之中的神秘古墓群“小河墓地”,對其中的12座墓葬進行了挖掘。半個多世紀後的2002年-200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墓地實施全面發掘,發掘墓葬167座,出土文物千餘件以及包括著名的“小河公主”在內的保存完好的古屍30多具。
    小河墓地的古代人群(下稱“小河人群”)源流之謎一直是學界和公眾關注的話題。2021年,由吉林大學牽頭的研究團隊對乾屍樣本基因組數據分析揭示,小河人群並非源自歐亞西部人群(體質人類學上的高加索人),而是西伯利亞南部古北歐亞人的後裔,並且從距今約9000年來沒有與其他人群發生通婚融合。2022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牽頭的研究團隊,對新疆古代人群樣本開展了大規模的古基因組研究,結果顯示小河人群代表的古北歐亞人遺傳組分從鐵器時代開始迅速減少。這是否提示小河人群對當代新疆以及周邊中亞人群沒有遺傳貢獻,最終走向湮滅?
    日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亞平研究員團隊聯合新疆醫科大學、吉爾吉斯斯坦的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研究所以及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動物與寄生蟲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組織開展了中亞民族人群典型代表塔吉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國內稱柯爾克孜族)多個群體的樣本收集,並進行了高深度的基因組重測序。通過整合大量已發表的古代人群和當代人群的基因組測序數據,研究發現,生活在帕米爾和周邊瓦罕走廊的高原塔吉克人群基因組中含有小河人群的古北歐亞人遺傳組分;在平原塔吉克以及吉爾吉斯人群體中,以及其他中亞人群中則沒有能檢出這一組分。研究團隊進一步構建了高原塔吉克人群體的混合歷史,提出一個可能的情景:小河人群並沒有完全湮滅,在放棄塔里木盆地的定居點後,向西遷徙到帕米爾高原,並與印歐語系人群發生了通婚融合。帕米爾高原成為小河人群最後的庇護所。
    該研究加深了當前對於中亞人群的起源、遷徙以及混合歷史的認識,對於闡明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形成過程、探究歐亞大陸早期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鑒都具有重要意義。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