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特首社區對話下周舉行
沒有特定議題希望能夠百花齊放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記者 李焯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7日宣佈,首場與市民的社區對話將會在下星期舉行。但對話並不等如不須嚴正執法,眼前首要還是遏止暴力。
自上月20日提出構建對話平台後,林鄭月娥與特區政府馬上進行籌備工作。特區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16日正式設立“對話辦公室”,統籌與對話平台有關的項目和活動,以便林鄭月娥和司局長能盡快開展與市民對話工作。
17日上午,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對話平台或許祗是第一步,但這一步相當重要。希望透過這一步,幫助香港走出現在令人非常擔心的困局。
她介紹對話平台的三大原則。第一,對象要廣泛,不分階層、立場;第二,盡量公開透明,讓傳媒現場採訪;第三,議題要開放,沒有特定議題,希望對話能够百花齊放。
“現在我們初步構思,這對話平台將會有3種形式,3種形式同步進行,不是三取其一。”林鄭月娥再逐一介紹。
第一,在不同地區公開舉行對話,讓市民自由報名參與,每場100至200人。若報名人數過多,會通過抽籤分配名額;第二,隨機抽取不同年齡、階層及背景的市民參與對話,這種對話較具代表性,出席者代表社會各階層,能有更多角度、更深入的討論;第三,與不同界別進行深度對話,每場大約20人。自6月開始,政府已試行此類對話,效果不錯,有助政府了解社會情況。
除了這3種形式外,林鄭月娥還歡迎社會各界提供更多平台,鼓勵更多對話。政府近期已收到不少民間組織,包括學校、社福機構、地區組織等安排不同形式的對話或分享會,邀請官員出席;祗要情況許可,不論是公開或閉門對話,她與司局長都會積極考慮參與。
“對話一定比對抗好。”林鄭月娥坦言,經過3個月的紛爭,市民大眾均有共識或認識到,香港社會積累了許多深層次的經濟、社會甚至是政治問題。希望透過對話平台,社會能够向前看處理這些深層次問題。直接對話將會持續進行,“量”和“質”同樣重要,不會祗舉行一次。
但林鄭月娥強調,對話並不等如不須嚴正執法,眼前首要還是遏止暴力,特區政府仍然會在遏止暴力、嚴正執法方面繼續堅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