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8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一起跳舞吧》《朱鹮》等舞劇飛向何方?
    【中新社上海8月2日電】(中新社記者 許婧)從早前的《天邊的紅雲》《一起跳舞吧》,到近年來大熱的《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這些“現象級”原創舞劇體現了上海歌舞團的守正創新,也從側面反映了團長陳飛華的藝術理念。
    “創作要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所以選題要準確,製作要精良,市場也要有反響,我作為團長必須把好舵。”上海歌舞團團長、民盟上海文廣影視集團委員會主委陳飛華近日受訪時分享了上述“爆款”創作背後的故事,並感慨創排工作需“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作為北京舞蹈學院第一屆本科生,陳飛華1984年畢業後到上海市舞蹈學校從事舞蹈教學工作,1988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2006年12月起擔任上海歌舞團/東方青春舞蹈團團長。2011年,陳飛華帶領上海歌舞團完成了轉企改制工作。
    舞蹈這個藝術形式該怎麼應對時代變遷?轉型後的上海歌舞團如何攻堅克難?陳飛華選擇用作品說話,“這十年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可謂是不畏艱難,不辭辛勞。”
    被譽為“東方天鵝湖”的《朱鹮》,三度赴日本巡演,還曾登上林肯藝術中心的舞台。創作《朱鹮》時,主創團隊實地趕赴陝西洋縣、日本佐渡採風,深入瞭解朱鹮的生活習性,花了四年時間打磨,創作研討20余次,終孕育出這部享譽海內外的經典舞劇。
    “日本對這種鳥和這部作品非常膜拜,非常仰慕,我們用舞蹈的形式在舞台上展現,這是日本觀眾從來沒有想到過的。”陳飛華強調,《朱鹮》的主旨就是喚起人類對整個地球生命的愛惜和思考,這樣的題材日本和中國觀眾是有共鳴的。“日本觀眾看到這樣漂亮、生動的舞劇後,非常感動,很多人眼淚直流。”
    舞蹈藝術未來還有市場嗎?陳飛華篤定“潛力很大”,因為“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劇院,比如《永不消逝的電波》大部分觀眾是‘90後’‘00後’,經常開票出來幾十分鐘就被他們搶光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挖掘出來,吸引觀眾走進劇院。”
    為此陳飛華提出,“要向電影工業學習,整合資源,為我所用。”
    《天邊的紅雲》《朱鹮》《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三個不同的主創團隊,但都很成功。陳飛華表示,上海歌舞團的創作團隊以年輕化為特色,更貼近年輕觀眾的審美需求,潛力巨大,未來可期。
    “同時,我們通過‘藝銜制’‘藝術創新扶持計劃’等吸納培養青年舞蹈人才。最終,將最合適的主創團隊與最優秀的演員隊伍熔於一爐,才鍛造出一系列經典作品。”
    陳飛華非常注重舞蹈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2008年首推舞蹈演員“藝銜制”,通過一套系統化的基礎訓練、業務考核模式,確定“藝銜”檔次,把良性競爭和鼓勵機制引入團隊建設中,讓演員時刻保持最好的專業狀態,培養出了朱潔靜、王佳俊、侯騰飛等一批優秀的青年舞蹈家。
    今年7月16日,《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啟動駐場演出,計劃在上海美琪大戲院演出100場,同時巡演的腳步也未停歇。“駐場、巡演雙線並進,壓力很大。”陳飛華坦言,大幅增加的演出體量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與之相匹配。於是,上海歌舞團與中國舞蹈家協會聯合推進“項目制招聘”,向全國優秀舞蹈人才敞開胸懷。
    身為文藝界別的上海市政協委員,陳飛華十分關注上海的文化建設。
   他認為,演員要有表達力,作品要有影響力,才能進一步提昇上海文化軟實力。
   “我們要用舞蹈講好故事,為上海文化建設貢獻力量,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