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4月0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三星堆文明與其他文化
存在交流非「外星文化」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余湛奕 黃鈺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施勁松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三星堆文明有自身譜系,而且與其他文化存在交流,完全不是“外星文化”。
    三星堆自發現起就一直是中國考古界最大謎題之一,形態各異的出土文物一度引發“外星文化”的猜想。
   施勁松分析稱,有人之所以這麼說,可能有一個預設前提,就是認為古代文明都是已知的、單一的。但事實上,古代文明是豐富多彩的,而 且有很多文明仍處於探索之中,探索過程是長期的。“我們不能因為一種文明是陌生、未知的,就認為它是外星文明。”
    他表示,三星堆文明有其自身產生、發展的譜系。具體來說,它是從成都平原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寶墩文化發展而來,期間吸收了其他區域文化 的一些因素,往後發展為金沙文化。接續金沙文化,就是東周時期的巴蜀文化,再往後是秦漢文明。所以三星堆文明是有來龍去脈的、有自身的譜系,而且與其他文化還存在著交流,完全不是“外星文化”。
    “為什麼人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也許人們對科學、對考古學抱有一種希望,認為考古學能够解答所有的問題。”施勁松說,但事實上,不管是考古學還是科學,都總會面對著新的不確定性,所以研究和探索是長期的。
    備受外界關注的銅縱目面具,也一度被認為“不像中國人,反倒有些像歐美人”。
   對此,施勁松表示,三星堆發現的人像都是藝術品,有一部分比較寫實,包括有不同的髮式,但這部分人像,也有形態或神態上的誇張。還有一部分人像、面具帶有神話色彩,包括銅縱目人像、人面鳥身人像等。“這一類人物形象反映的是一些原始宗教信仰,比如太陽崇拜,表現的並不是真人。”
    他進一步指出,從全世界來看,古今中外有很多誇張、抽象的人物形象,這是常見的藝術手法。尤其是一些早期作品表現的是神話思維,不是真人。從古埃及的人面獅身像,到南太平洋復活節島上的巨大石人像,都是這樣的作品。
    “我們不能根據這些藝術作品來對應現實中的人,更不能以此推斷他們的人種。”施勁松說,“我認為這既不是一個學術問題,也不是科學的研究方法。”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