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1月2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癲子鑼鼓傳承人賀志燦
鐵桿志願者絕活傳萬家

    【新華社重慶1月20日電】(新華社記者李勇、李松)「嘍醜當、醜嘍當,嘍噹噹……」一敲起癩子鑼鼓,賀志燦就兩眼放光、精氣十足。鼓點配合鑼音,老賀敲出的旋律時而密集鏗鏘,如駿馬奔騰;時而舒緩綿長,如細水流淌……
    癩子鑼鼓流傳於重慶梁平鄉間,已有上千年歷史。2006年,這一音樂風格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巴渝民間器樂,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賀志燦自小就與癩子鑼鼓結緣。「我父親是梁平民間劇團的一名鼓師,走村串戶表演癩子鑼鼓時,都把我帶上。」賀志燦說,「那時十里八鄉的鄉親,一聽有演出,就像過節一樣聚攏來看。」咚咚的鼓點、清脆的鑼音響徹鄉野,也「印進」了賀志燦的心裡。
    癩子鑼鼓根植於民間,只有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項技藝才能後繼有人、發揚光大。成為癩子鑼鼓非遺傳承人後,賀志燦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更多人接觸、體驗到這項技藝的魅力。
    起初,賀志燦是自掏腰包購買樂器,騰出家裡的堂屋當起了教室,開門免費教學。剛開始效果還可以,但慢慢地,孩子們覺得學鑼鼓枯燥,上手容易、熟練難,學幾次就不來了。
    「要讓更多人接受這項技藝,需要創新。」賀志燦說,傳統的癩子鑼鼓曲目,都是坐著打,幾乎沒有身體動作,比較呆板。要吸引孩子們學,更要提高趣味性、觀賞性。
    賀志燦在癩子鑼鼓演奏中,加入了說唱環節,增加了新的手上、身形動作。「在表演時,甚至可以跟著節奏,變換隊形,這樣既不失傳統風韻,又有增加更多有趣的元素,讓孩子們練起來更容易接受。」
    在走訪梁平民間老藝人、收集傳統曲譜的基礎上,賀志燦還自己編寫了100多首現代曲譜和癩子鑼鼓教材,讓癩子鑼鼓更簡單易學。
    這些嘗試見到了效果,不少人主動報名學習,賀志燦家10多平方米的堂屋一下子被擠滿了……
    在賀志燦的影響下,妻子李東明也是癩子鑼鼓的行家裡手。「雖然演起來是滿臉笑,但說起來也有委屈。」李東明說,這些年,老賀又教鑼鼓又編曲,不但不掙錢,還要往裡貼錢,這讓她一開始很難接受。
    「家裡最困難的時候,房子漏水了都沒錢補,還這麼癡迷於教學生,你到底圖啥?」李東明埋怨丈夫。「我就想著不能讓傳統技藝在我手裡失傳了,看著這麼多娃娃會打鑼鼓,我就覺得付出是值得的。」賀志燦安慰著妻子。
    為了讓更多孩子接觸到這種中國傳統民間器樂,賀志燦還想著到學校去開設癩子鑼鼓公益課。
    梁平區禮讓鎮來寶小學最先接受了賀志燦的想法,將癩子鑼鼓納入學校的音樂課程。每週二下午,賀志燦都會帶上行頭,來到學校,和孩子們圍成一圈,一邊敲鑼打鼓,時不時停下來,認真幫著孩子們糾正動作。
    在來寶小學,眭淼跟隨賀志燦學了6年的癩子鑼鼓,一招一式都練得有板有眼。她還帶著《喜盈門》等曲目,登上了國家級民族器樂大賽的舞台。如今已是大學生的眭淼,還是忘不了這門技藝,每到節假日,她常會介紹同學找賀志燦學藝。「一個徒弟帶來一批徒弟,讓大家知道鄉村還有這麼好的文化寶貝,這門技藝才能越傳越廣。」
    近16年來,賀志燦傳授非遺技藝,培訓過的學員已有上萬人,他也因此也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化志願者。
   看著老賀傳藝這麼用心用力,妻子也逐漸理解了他。
   「梁平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包括癩子鑼鼓在內的傳統非遺技藝就有100項,傳承人有240多人。」梁平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陶斯平介紹,像賀志燦這樣的傳承人,帶著非遺既進鄰里人家,也登大雅之堂,讓更多人得以體驗傳統文化魅力,讓鄉土技藝煥發了新的光彩。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