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4月0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曲藝「永遠有它的生命力」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黃衛  鮑安琪)2021年12月中旬,劉蘭芳播講的新編評書《新斗羅大陸》在喜馬拉雅等平台上線。她說的多部評書在喜馬拉雅點擊率加起來達幾十億。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嘗試講述她的藝術人生,與曲藝在新時代的生長契機,回答曲藝為什麼“永遠有它的生命力”。
    曲藝團學藝
    熟悉劉蘭芳的人都知道,她天天熬夜,每天晚上都在改稿或者背詞兒。這是當年在鞍山曲藝團學藝時養成的習慣。
1959年,15歲的劉蘭芳考入鞍山市曲藝團,成為一名學員。
    劉蘭芳進團前學東北大鼓,因此正式拜團裡唱東北大鼓的孫惠文為師。但她還有一位沒有正式拜門的恩師盲人弦師閻春田。閻春田發現她用功,嗓子好,唱得有情感,就提議幫她“歸置歸置”。
    此後她每天吃完早飯,就到閻春田家去“遛嗓子”。他家立櫃上有面大鏡子,劉蘭芳每天對著大鏡子練身段。怕打鼓聲音大擾鄰,閻春田讓她拿櫃子當鼓敲。終於有一天,閻春田說:“好了,你的鼓打得可以了,和弦子能合上了。”那時櫃子已被她打出了一個深坑。
    1962年劉蘭芳出師,成了一名正式演員。她隨團去外地巡迴演出,掛牌說《精忠說岳》。
    書是老師教的,但就教40分鐘左右的書梁子。可一場有兩個半小時,剩下的時間全靠自己編。每天晚上她都要冥思苦想第二天要說的詞兒,詞兒不够,就去找閻春田,閻春田總是讓她別急,然後搜腸刮肚幫她編一段。但有時候在台上詞兒又不够用了,得現編,即興創作的東西觀眾最愛聽。
    閻春田不但是恩師,還是她的媒人,給她介紹了當時在鞍山曲藝團擔任民歌說唱隊隊長的王印權。1965年兩人結了婚,婚後一起搞評書,一個表演一個創作,婦唱夫隨,相伴至今。
     一炮而紅
     1979年,鞍山市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副主任李喜元找到了劉蘭芳。
    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家電台播放傳統評書,李喜元想要衝破這個禁區,並決定由劉蘭芳來打頭炮,錄哪部由她考慮,最好是借古論今,有現實意義。她跟王印權商量後,提出錄《岳飛傳》,李喜元乾脆地同意了。
    在電台錄音不能像在茶社說書那樣臨時加“小牽掛”(指小情節、小故事),必須要有腳本。當時團裡演出任務很重,她一天在茶社演兩場,下午場說《明英烈》,晚場說《大隋唐》,晚上9點後才有時間寫腳本。她先寫,後半夜再由王印權接著寫。每寫完幾回,就趁上午沒有演出時去電台錄音。
    1979年9月1日,《岳飛傳》由鞍山人民廣播電台首播。不到一年時間裡,全國66家電台轉播。
    那時,一到中午十二點半或晚上六點半,祗要有人喊一聲“到點了!《岳飛傳》來了!”在戶外滾鐵環、打彈子的孩子們呼啦一下跑得乾乾淨淨。家家戶戶都守在收音機旁凝神靜聽。很多地方的半導體收音機都賣斷了貨。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