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3月2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文化傳播月六大項目藝文體驗

    【特訊】為展示多元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讓文化藝術與生活結合,並加深市民對本澳文化工作的瞭解,文化局於4月推出“文化傳播月”,為市民帶來六大項目多角度的藝文體驗,包括以美學、藝文空間、文化職業的精神等為主題的活動,藉著文化與生活中不同區塊的互動,增強和社區不同社群的聯繫,共同分享世界的文化多樣性,並豐富市民對生活的感知。
    今年文化局策劃的“美學說”活動,由澳門兩位知名藝術家馬若龍教授及君士坦丁分別帶來兩項體驗式的美學講堂,馬若龍將與參加者一同帶著手帳本散步街頭,分享記錄心得,欣賞澳門之美;君士坦丁將打造“四小時藝術家速成班”,引領參加者打破既有藝術框框,透過即席創作,繪製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兩位講者將在活動中分享日常生活中對美的看法,啟發參加者領悟美與生活的交融。
    為了讓參加者認識文化工作的職業精神和特色,特設文化職場“實習生”活動,讓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親身擔當圖書館管理員、博物館館員、後台小特工、攝影師、畫家及舞蹈員等不同崗位的“實習生”,拓展不同年齡階段的藝文愛好者,當中部分活動獲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特約場地支持,在FUFA婦聯親子探索館舉行。此外,亦與善明會合作,為長者學員帶來故事老師“實習生”體驗,長者學員將在實習之中和小朋友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以藝術搭建老幼共學橋樑。
    “藝‧嘗空間”以獨特的藝文氛圍,為參加者提供一個靜思藝文傳承的空間:“從刻到鑄:議事亭藏書樓館藏背後的故事"由澳門中央圖書館外文古籍研究員李淑儀主講,講座探討澳門在西方印刷術東傳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帶領聽眾參觀議事亭藏書樓;為提升市民對本澳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內涵的認識和瞭解,設“非遺零距離:麵塑技藝親子工作坊",導師將講解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技藝的概況,現場展示製作過程;參與式互動劇場“我是小觀眾”激發兒童對欣賞表演藝術的興趣。
    以美食傳承文化,“Olá土生菜”由文化局與澳門旅遊學院和澳門扶康會攜手合作,向精神康復者學員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土生葡人美食技藝,透過學習烹飪土生菜技能,加深學員對土生菜的認識,同時向公眾展示美味成果,讓精神康復者建立信心,共建社區共融。
    第二屆“文化傳播大使”運用歷史元素與藝術的結合,帶來新鮮的藝文體驗,與參加者探究深具歷史意義的聖保祿學院,分別呈獻“ART +歷:聖保祿學院Open Day”及ART + 歷:藝遊聖保祿學院”兩項活動,立體地重塑及展示昔日這所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的生活足跡。
    有興趣參與上述活動的市民可由即日起透過“網上活動報名系統”(www.icm.gov.mo/eform/event)報名,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將以抽籤形式決定,獲錄取者將以短訊通知。“文化傳播月”活動詳情可於瀏覽活動網站www.icm.gov.mo/pec/mpc、微信“澳門文化局IC”及臉書專頁“IC Art藝文棧”。
    文化局一直嚴謹按照衛生部門相關防疫指引,對藝文活動作出妥善安排,為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參與活動的市民必須佩戴自備口罩、接受體溫探測,掃描行程記錄的場所二維碼(簡稱場所碼)及出示健康碼,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並配合有關防疫及現場的人流措施安排。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