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3月1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多年
       (續前)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各地諸侯國的都城和貴族墓葬反映出當時社會從中原王朝一統天下轉變為群雄並起、相互競爭的局面。秦統一六國後中國進入帝國時代,之後歷經多朝代更迭,持續推動中國發展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新社記者:從考古視角看,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有哪些重要特質?發展過程中,東西方文明之間有怎樣的交流互鑒?
    王巍:通過百年考古,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明至少具有三大特質:第一是連綿不斷、持續發展,距今200萬年以來有人類持續生活在中華大地上,距今萬年左右從南方水稻到北方粟黍發明,5000多年前,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早期文明時代的古國、邦國文明,之後進入夏商周的王國文明,到秦漢以後的帝國文明,中華文明連綿不斷持續發展。
    第二是開放包容、兼收並蓄,中華文明形成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借鑒其他文明的一些先進因素,並創新融合形成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是百川歸海、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史前各地區都有初期區域文明,在漫長發展過程中,各區域間通過不斷的相互交流、融合,孕育形成龍圖騰和祖先崇拜的信仰、以玉為美到以玉為貴的理念、仁義禮智信的社會規範等中華文化基因,最後實現百川歸海、多元一體,構建形成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中華文明發展歷史格局。
    關於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中華文明起源發展過程中一直在持續進行。考古研究表明,稻、粟、黍的栽培都以史前中國為最早,距今5000年前後,這幾種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向東亞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西亞、東南亞等地區傳播,是中華民族史前先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卓越貢獻。約5000年前,小麥、綿羊等動植物及冶金術傳入中國後,先民在其基礎上進行發明創新,融合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冶鐵術在3000多年前傳入中國後,技術也不斷取得顯著進步。
    考古出土繡有“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字的蜀錦,各種語言的文書和遺物,反映出絲綢之路沿線諸國與漢晉王朝的密切關係。一些漢代貴族墓葬中出土來自西亞和中亞的玻璃器、寶石等,是開通絲綢之路、中西文化密切交流的寫照。
    唐長安城系列考古研究發現,唐王朝通過絲綢之路積極對外交流,各國人士在唐朝做官、經商,唐王朝吸收各地的先進文化為我所用,表現出極大的文化自信和開放包容。南海一號沉船等水下考古表明,宋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大量中國瓷器被運往歐洲。
    以洛陽白馬寺、敦煌石窟等為代表的遍佈全國各地的寺院和石窟寺,體現出中華民族善於吸收外來文化,並以最快速度實現本土化,將其與源自本土的道教和儒教融合,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包容能力。
    中新社記者:中國現代考古學2021年度過百年華誕,2022年已進入第二個百年,作為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您對中國考古學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王巍:中國考古學未來要沿著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這個方向發展,進一步加快實現科學化、國際化、大眾化。
    科學化方面要增強科技含量,在堅持田野考古基礎上,加強與自然科學並深化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開展共同研究。
    國際化方面要持續推進考古國際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大中國考古“走出去”的力度。目前,中國考古國際合作已完成從以“請進來”為主,到21世紀前10年左右的“請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再到2013年以來以“走出去”為主的轉變。“一帶一路”倡議發出後,越來越多中國考古隊走出國門,赴國外進行合作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2016年至2019年,共有32支 中國考古隊赴22個國家實施36個中外合作考古調查和發掘專案,範圍涵蓋亞洲、非洲、歐洲、美洲。
    大眾化方面要以更鮮活、更多樣的形式展現傳播中國考古,建議以現代化理念和高科技方式,包括利用4D、5D、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等技術,建設主題考古遺址公園或遊樂園,通過文旅結合推動考古大眾化。
    歷經百年發展,中國考古學界越來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增強。可以說,中國考古學跨入第二個百年,迎來全面發展的黃金時代,正在由考古資源大國向考古研究強國進發。(續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