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12月1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實證
      (續前)在莫角山宮殿區的南部,曾埋藏著兩處大面積的炭化稻谷堆積點,據推算有近20萬公斤稻谷。這裡是良渚城的糧倉,當時因火災被燒毀,而它們還祗是良渚古國糧食儲備的冰山一角。可以想象,當年的良渚城內糧食富足。
    良渚城外,先民在此種植糧食。考古發現杭州臨平茅山遺址有5000多平方米的水稻田,去年我們還在寧波余姚施嶴遺址發現十多萬平方米的良渚時期稻田。
    除了糧食儲備,從大量考古發現可知,良渚是個階級社會。良渚生產了大量精美絕倫的玉器、陶器以及高超的木作建築,顯示當時社會分工十分發達,有加工玉器、石器的工匠。
    從眾多墓葬的資料看,良渚社會分層十分明顯,普通老百姓到最高級的統治者,起碼能分出四五個等級。高級墓葬的陪葬品以玉器為主,因為玉器稀有。我們到現在尚未找到良渚的玉礦何在。稀有的玉最終集中到少數人手裡,整個尋找、生產加工的過程,其實也是權力集中化的體現。
    除了陪葬,玉在良渚還有一個功能:祭祀。我們推斷,在距今5000年左右,長江下游產生了一個共同的神。良渚最著名的就是玉琮,它是神像的載體。統一信仰,就是一個社會高度發達的標誌。
    國際考古學泰斗、劍橋大學教授科林·倫福儒到良渚後也說,對於良渚是國家,已進入文明階段,他一點也不懷疑。
    所以,對於文明標準的評判,我們要總結自己的特色,沒必要去套用。古埃及和西亞社會進入文明的標誌,可能是大型城市、金屬、城市、文字;中國的標誌可能是玉器、有等級的墓葬、城市等。良渚申遺的意義也在於,讓西方瞭解到,中國的文明進化和埃及等其他文明是同步的。
    中新社記者:既然沒有特定標準,那麼能證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是否就祗有一個良渚?
    劉斌:中華文明在5000年左右,是“滿天星斗”,祗不過保存完整的較少。現在能看到的是遼寧的紅山文化,它起始於五六千年前,比良渚早,是華夏文明最早的遺跡之一,也是以玉為葬,但目前考古發掘的,都是祭祀遺址,還沒有居住址;山西省襄汾縣的陶寺遺址,比良渚略晚;陝西榆林的石峁古城,距今約4300年,它是石頭建造的,規模也不亞于埃及金字塔。
    從考古角度來講,每個文化圈都是一脈相承的。每個區塊的文化都能追溯到7000年前左右,有些甚至能追溯到1萬年。良渚如今成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證,就在於其保存完整。
    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考古發現,距今約4100年左右,也就是大禹治水時期,長江流域爆發了大洪水,錢塘江把整個杭州盆地都給淹了。一直到戰國才有人來這里居住生活。
    因泥沙堆積,洪水將當時低窪的地段填高了一兩米。漢代時人們沿河而居,也不會想到在高地上蓋房子,所以高地上的良渚大墓、遺址都得以完整保留。
    中新社記者:從國際看,中國的考古勘探水平如何?
    劉斌:中國考古事業雖起步晚,但現在無論設備、工作環境還是技術水平、研究方法並不落後。
    在實地勘探之前,我們就已經利用衛星、無人機等方法,確定落鏟的地點。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還設立了多個科技實驗室,從地質、水利、遙感、動物、植物等學科認識遺址。(續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