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9月16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吉他小鎮」的新生與新聲
    【新華社濟南9月14日電】(記者張力元 張武岳 張昕怡)若在山東濰坊的昌樂縣鄌郚鎮聽到動感十足的電吉他聲,不必感到奇怪,這聲音已經在小鎮響了30年。
制琴廠的廣告牌、體驗吉他DIY的標識、吉他音樂節的海報、吉他造型的雕塑……在鄌郚鎮的中心道路上,吉他元素隨處可見。
    鄌郚鎮經貿辦主任周伯鵬介紹,20世紀70年代初,為了擺脫單一的農業種植結構,昌樂縣創建了一家樂器廠,主要生產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但當時物質條件匱乏,樂器銷量很低。
    改革開放後,樂器廠迎來了發展的機會。1991年春天,在中國東部沿海城市青島舉辦的一次經貿展銷會上,來自韓國的樂器經銷商發現了他們製作的樂器,並提出合資辦企業生產吉他,之後,縣裡有30多人報名去韓國學習吉他製造技術。
    「學成歸來的人成了企業的技術骨幹,後來他們又各自辦廠,產業就起來了。」周伯鵬說,「從未接受過音樂教育的農民逐漸成長為制琴的行家。」
    昌樂昌韻達樂器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建軍就是其中之一。張建軍的公司月產一萬把電吉他,訂單多到排到了明年。「電吉他從原木到成品只需要一週,制琴工序一半由機器完成,一半由手工完成。」張建軍說,「工人們雖然學歷不高,但這麼多年也都懂一些吉他的知識,知道‘哆瑞咪發’。」
    如今,鄌郚鎮擁有樂器生產制造及供應商配套企業近百家,年產電吉他約80萬把,產品遠銷美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超過10億元。
    隨著樂器產業的蓬勃發展,靠制吉他謀生的人開始對彈吉他產生興趣。迪生樂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迪前幾天在工廠大廳裡搭建了一個舞台,方便他的學生們上去演練。劉迪今年39歲,辦廠10餘年,由於被問「吉他怎麼彈」的次數太多,今年年初,他主動創辦了吉他培訓班,免費教工廠員工及員工子女彈吉他,學生中年齡最小的12歲。
    「鄌郚鎮跟別的地方不一樣。在我們自己的舞台上,彈奏會、演唱會說辦就能辦,誰都有機會當主角。」劉迪說。
    當吉他從「洋玩意」變成「好朋友」,音樂帶來的快樂得以蔓延。鄌郚鎮中心小學每班每週都有一節吉他課,這門課的設置不是為了考級或比賽,而是老師們相信有音樂陪伴的童年是美好的。
    「學校的吉他教室常年向學生開放,愛彈琴的學生一有空就會來,讀書聲和吉他聲成了校園的‘二重奏’。」學校校長劉江休說。彈唱《童年》是學校不少學生的「看家本領」,劉江休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在心裡跟著應和。
    不僅如此,借助中國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東風」,越來越多的鄌郚商人把目光轉向了電商。昌樂縣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李華波介紹,鄌郚已經形成了鏈條完備的樂器產業體系,目前,鎮域內從事樂器電商、微商銷售的有160多家,年銷售額達2億元,通過跨境電商出口的電吉他份額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當地人這樣形容與吉他的緣分:「鄌郚」這兩個漢字都是有「耳朵」的,註定了他們與聲音有緣。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