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8月3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博物館與觀眾碰撞出「新火花」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作者 馬帥莎)唐代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出土時裝了什麼?沂南北寨漢墓中還有厠所?韓休墓中被盜墓者破壞的《玄武圖》壁畫是如何修復的?通過“打卡”博物館,博物館愛好者“動脈影”正用自己的鏡頭吸引網友關注博物館、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對博物館的熱情幫助他積累了一批粉絲。
    如今,像“動脈影”這樣喜歡深度逛展、分享觀展經歷的人越來越多。曾經“高冷”的博物館,越來越成為人們“充電”“打卡”的“網紅地”,融入大眾的“潮生活”並碰撞出新的火花。
    走進博物館,觀眾觀展姿勢各不同。“動脈影”喜歡邊逛邊給文物拍“證件照”,迄今他已打卡200多家博物館,拍了約50萬張文物照片,“逛博物館就如同出門逛街、看電影一樣,是重要的休閑方式。”
    他所拍攝的文物“證件照”,也被不少網友認為透露出靈動美,展示了一個沉靜靈性的博物館世界。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吳科傑同樣參觀了至少200家博物館,至今仍對2015年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印象深刻。“當時展出的《清明上河圖》和《五牛圖》引起全城轟動,我早上6點就從學校出發,排了3個小時的隊才看到展覽,有些累,但覺得很值得!”
    除了日常逛展,每到一地必去博物館也已成為許多博物館愛好者的默契。在吳科傑看來,博物館是瞭解地方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的最佳窗口,各地的館藏不僅傳遞著城市的人文氣質,也在點燃觀眾思維的“火花”。
    在深度逛展之餘,不少博物館愛好者更成為博物館故事的主動講述者,用不同方式為博物館吸引人氣、增添活力。
    去年開始,“動脈影”陸續與不少博物館合作,通過視頻揭秘博物館及其館藏背後的故事,比如龍門石窟是如何“搬進”博物館的、在博物館修復室近距離觀察慈禧定東陵出土的殮葬服飾等。正如視頻標題“秘鏡”所傳達的,他將博物館不為人知的故事、難得一見的地方,通過鏡頭傳遞給觀眾。
    除了“秘鏡”,他還當起“測評up主”,以詼諧幽默的風格測評古代的東西是否好用。他甚至用粉彩荷花吸杯仿品,體驗了一把用古人的吸管杯喝豆汁的感受,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成功帶動更多人線下“打卡”博物館。
    近年來,中國博物館數量和觀展人數均呈上昇趨勢。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增幅達23.4%。2020年,全國博物館舉辦2.9萬多個展覽,策劃2.5萬餘場教育活動,在採取限流措施的情況下,仍接待觀眾5.4億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觀眾1.3億人次。
    在逛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今天,博物館也在通過“提質昇級”擁抱新一代觀眾。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已在博物館深耕二十多年,見證了從策劃特展到推出虛擬展,從籌備微廣播劇到設計博物館文創的“創新”歷程。
    “事實證明,博物館絕不能祗守著一個固有的陳列展覽,需要不斷更新展陳內容,提高陳列水平,開發文創產品,開展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不斷滿足民眾對博物館的文化需求。”朱亞蓉說。
    在立足國內基礎上,不少博物館也越來越有國際視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蘇丹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隨著國內外博物館交流愈加密切,人們可以看到更多具有國際潮流特徵的展覽。
    “這類展覽的增加,有助於讓觀眾感受多元文化和不同視角,包括價值觀、思考與表達方式的差異性。”蘇丹說,“國際化的視角可以快速拉近個體和世界的距離,無論是質疑批評還是擁抱,都可為展覽帶來活力,為觀眾帶來全新感受。”
    事實上,好的博物館與觀眾一直在“雙向奔赴”、互相擁抱。隨著博物館參觀人數增加、受眾類型更多元,博物館與觀眾還將碰撞出什麼“火花”,更讓人拭目以待。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