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11月1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以視頻方式出席第23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
李克強就雙方關係提出四點建議
要聚焦經濟合作促經濟發展推進持續發展增抵禦風險能力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李京澤)11月1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視頻方式出席第23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就推動後疫情時代中國—東盟關係發展提出中方的四點建議。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在抗疫、恢復經濟取得積極成效後,中國—東盟此次聚焦開放合作主線,中方提出的四點建議為推進中國—東盟關係近期、中期和遠期發展明晰了方向。
  這四點建議分別是:攜手戰勝疫情,提昇公共衛生合作;聚焦經貿合作,促進地區經濟復蘇;打造數字經濟亮點,培育合作新增長點;推進可持續發展,增強抵禦風險能力。
  專家認為,從整體上看,這四點建議既立足當下又放眼未來,既盤活存量又拉動增量。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指出,四點建議按照優先級排列清晰,把公共衛生合作放在首位進一步凸顯了疫情衝擊下人的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因為沒有這些任何合作都無從談起,而世界經濟正在疫情影響下艱難復蘇,地區國家需要通過合作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各國發展和交往帶來嚴重影響,如何轉危為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成為中國和東盟須直面的問題。此背景下,中國—東盟合作不僅交出亮眼的抗疫成績單,經貿領域更實現“逆襲”。目前,東亞地區疫情防控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中國—東盟貿易投資逆勢增長,東盟已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恢復經濟,都要走開放合作之路。”李克強在講話中闡明雙方合作保持良好勢頭的要因。
  “開放合作是中國的國策,也是東盟的‘盟策’。”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分析指出,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近30年,合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因為雙方掌握了開放合作這一國際關係交往的秘訣。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鍾飛騰認為,“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正是中國—東盟發展之道。他以應對疫情為例指出,雙方擴大開放,將資源投入更大的市場進而優化配置,取得了貿易往來重大突破;東盟國家在疫情暴發初期向中方提供幫助,中方也通過派遣醫療隊等支持東盟國家抗疫,眼下雙方又將重點開展疫苗研發使用合作,這不僅使雙方有效控制疫情,也為地區抗疫樹立典範。
  中方的建議也注重推動雙方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數字經濟被寄予厚望。鍾飛騰認為,疫情暴發以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證明了其在面對疫情風險時的獨特優勢。中國—東盟20億的人口為數字經濟產品產生規模效應提供人口基數,同時雙方在如何發揮社會效益方面擁有類似的觀念,為數字經濟創造了適用環境。
  翟崑注意到,中方在此項建議中亦提到了對於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的維護。他說,數字經濟是新興合作領域,有無限的發展空間也會帶來並不熟悉的各種風險,必須加強風險規避和防護。“這是中國和東盟合作的一個經驗,既要看準勢頭、快速規劃,又要小心謹慎、保駕護航,保證合作的良性發展和雙贏走勢。”
  受訪專家認為,中國—東盟的合作考量著眼于長遠。比如,將可持續發展定為2021年中國—東盟合作年的主題。中方提出加強生態環保、防災減災、氣候變化、減貧等領域合作的建議,更是得到了東盟領導人的積極回應。
  “東南亞國家有大規模的非正式就業群體,受疫情影響這些人返貧可能性很大,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本國政策支持也需要外界援手。”“東南亞很多國家近海而居,一直都在尋求氣候問題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受訪專家指出,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中國提出的合作建議回應東盟國家關切,為未來合作注入信心。
  與此同時,2021年中國—東盟也將迎來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一路走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已成為典範。鍾飛騰說,“大國和小國如何相處?發展中國家之間如何互幫互助實現經濟增長?在這些方面,中國和東盟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提供了參考。”
  展望將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國與東盟合作,郭延軍也表示,雙方合作可以為區域治理、全球治理的改善和優化提供經驗和模式,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東盟提振了各國參與區域和全球治理的信心。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