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12月2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西北農民的「花兒」直播間
    【新華社銀川12月22日電】(記者劉海 謝建雯 馬思嘉)暮色漸濃,調試好手機、話筒後,馬瑞峰「花兒」直播間裡的各地「花粉」也陸續「就位」。照例與粉絲們互動了一會兒,這位46歲的農民提起嗓門對著手機鏡頭唱起了「花兒」。
    「能聽到家鄉的‘花兒’真好」「唱到我心坎裡去了」……看著手機屏上不斷彈出的「花粉」心聲,馬瑞峰歌聲越發高昂。「這麼多人聽我唱歌,給我點讚、鼓掌,我越唱越有勁。」他抽空扭頭說。
    「花兒」是流傳在中國西北的一種獨具風采的高腔山歌,曲調高亢悠揚,起伏跌宕,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位於中國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花兒」基礎深厚,馬瑞峰就出生在這裡。
    據同心縣原文聯主席馬劍龍介紹,全縣唱「花兒」的有500多人。「‘花兒’本是心裡話,不唱由不得自己。‘花兒’生長在家鄉的土壤裡,也流淌在家鄉人的血液裡。」他說。
    馬瑞峰從小聽爺爺和父親種地放牛時哼唱「花兒」,練就了一副好嗓子。因家境貧寒,他18歲那年就開始打工漂泊,輾轉甘肅、青海、陜西、山西、新疆等近10個省區,在挖水渠、鋪路、跑建築之餘,他經常唱「花兒」為工友們排憂解乏。
    為提升演唱技巧,他幾年前就通過「山花兒漫過半個城」等「花兒」交流群,尋訪到幾位專業老師學唱「花兒」,邊打工邊練習。
    隨著網絡直播平台興起,馬瑞峰兩年前註冊開通了「花兒」直播間,利用閒暇在工地、宿舍等地錄唱「花兒」。「幹完活、吃完飯,一般晚上9點開始至少直播一小時,有時工友們還‘上陣助威’。再苦再累喊一嗓子就舒服了,一天不直播心裡就不踏實。」他說。
    然而,帶有濃郁地域特色和地方方言的「花兒」調好聽、詞難懂。為讓「花粉」聽懂「花兒」,他以原有曲調為基礎,根據工作生活場景和自己所感所想填詞,並把方言改成普通話。
    「出門沒錢不敢在街上走……只要阿哥你人平安,我們慢慢地渡難關……」這首創作于去年元旦前夕的《出門人難》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接近年關,馬瑞峰即將與家人團聚,卻沒掙到錢,喜憂參半。他在返鄉火車上徹夜未眠,寫下這首歌,沒想到直播後竟獲得近15萬次點擊量。
    因「花粉」中農民工居多,馬瑞峰直播時總會強調只要掌聲鼓勵,不要「跑車」「飛機」。「我唱‘花兒’不是為了刷禮物,大家掙錢都不容易,聽我唱歌高興就行。」他說。
    今年,這位「花兒」農民不僅多次在同心縣丁塘鎮中學唱授「花兒」,還兩次走上央視舞台錄製節目。
   「不緊張,就是興奮。我終於把‘花兒’唱到了北京,唱給了全國觀眾。」
    寧夏文化館文藝部主任曹佳樂說,為保護和傳承「花兒」,寧夏每年投入60萬用于「花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當前已在全區建成17個「花兒」基地,認定馬瑞峰等40多位區、市、縣三級「花兒」傳承人。
    如今,線下課堂和線上直播間已成為馬瑞峰傳唱的「花兒」的「主陣地」,「花兒」新唱也為其找到更多年輕「知音」。寧夏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徐娟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直播「花兒」也可以讓大眾更直觀、有效地了解這一傳統文化。「但也要嚴防娛樂化、低俗化傾向。」她說。
    截至目前,馬瑞峰在全國有4萬多名「花粉」。「不少外出務工的老鄉聽到‘花兒’都很感動,主動加我微信。只要有人聽,我就堅持唱下去。」他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