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4月2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黃士元一輩子為農民寫戲 讓「土」戲風靡城鄉
    【中新社常德4月22日電】(作者 劉曼)“蝶戀花,鳥戀巢,瀟湘兒女唱湘調……”
    當曾在聯合國總部唱響的常德絲弦《生在瀟湘多自豪》的旋律響起,湖南常德絲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朱曉玲就會馬上想起一位老人,並忍不住流淚。
    “沒有他,就沒有常德絲弦的今天。”朱曉玲口中的老人正是“中國好人”、國家一級編劇黃士元。2019年3月1日,一輩子為農民寫戲的黃士元因病逝世,享年76歲。
    常德絲弦是一種地方曲種,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上世紀七十年代,常德絲弦紅遍大江南北,後因劇本、唱調陳舊等原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幾乎銷聲匿跡。
   隨後,當地成立了以編劇黃士元為主的三人攻關小組,進行常德絲弦的創作和編排。
1989年,黃士元創作了《洞房悄悄話》,這也是朱曉玲職業生涯的第一部戲。唱詞通俗幽默、貼近鄉村現實生活的《洞房悄悄話》,一經搬上舞台便大受歡迎,常德絲弦及相關劇團又“火”了。
   其後30年,黃士元共創作了200多個常德絲弦作品。
朱曉玲介紹,常德絲弦30多次進京、出國演出,90%的作品是黃士元創作的。其中,《生在瀟湘多自豪》演到了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一顆明珠耀南洋》在馬來西亞演出後引起轟動。
    另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德花鼓戲也因黃士元創作的《嘻隊長》而成功“復活”。
“他的創作靈感和素材都來自于農村和農民。”記者在黃士元家鄉探尋其作品魅力時,黃士元的妻子宋秀英說,他的秘訣就是一輩子為農民寫戲,寫農民愛看的戲。黃士元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14歲起開始創作發表文藝作品。勞作間歇,農民坐在田埂上聊天,他一邊聽,一邊在工分本的反面記下一個個帶泥土味的故事。當過生產隊長、今年83歲的聶其山就是《嘻隊長》的原型。
   以前兩人在一起時愛講笑話,聶其山沒有想到,別人一笑而過,黃士元卻把這些生活點滴記錄了下來。黃士元將鄉鄰鄉親化作了筆下的人物,農民的酸甜苦辣也在他的戲中一一呈現。《旋轉的鈔票》寫出了現實社會對金錢的人生百態,《二嫂戲店》贊賞民營經濟的新生,《待掛的金匾》《枕頭風》表達農民對腐敗現象的痛恨。《蘇大姐做壽》《祭雞》諷刺吃喝風人情風……黃士元一生結交了很多農民朋友,調入縣城工作後,他把自己的家作為農民朋友進城的“據點”,不准他們進門脫鞋成了“硬性規定”。“他特別珍惜那股子泥土味。”宋秀英說。
   多年來,黃士元共創作了1000余件花鼓戲、漁鼓、常德絲弦等戲劇曲藝作品,出版專著10本,共計400余萬字。如今,黃士元戲劇曲藝創作工作室的學生們正接過老師的筆,續寫農民的“土味”生活……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