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01月1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文化收藏熱」
  助力非遺傳承

 《水滸傳》人物賣萬元
    【新華社太原1月8日電】(記者王學濤)「二月二吃麵人,七月十五送面羊,結婚做和氣饃饃……」47歲的山西陽泉人付海雲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泉彩色面塑的傳承人,她在這些民間習俗中練就了一手面塑的好手藝。
    近年來,民間風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逐漸淡化,但是付海雲製作的手工藝品卻沒有退出人們的視野,正在為越來越多的收藏人士喜愛。她介紹,現在她的作品幾乎全部是收藏品。在付海雲製作的收藏品面塑中,最受人們喜愛的是根據歷史和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對人物性格、內心情感的把握很重要,做之前要做很多功課。」她製作的寫實人物面塑活靈活現:楊貴妃的衣服薄如輕紗,醉酒的劉伶放蕩不羈,放牧的蘇武望鄉情切……其中,價值最高的是一件《水滸傳》人物,賣到了上萬元。為了讓作品能夠長久保存、便於收藏,付海雲對面塑的材料進行了改良。以前,面塑以小麥粉、糯米粉、小麥澱粉為主要材料;近年來,付海雲在其中加入了甘油、石蠟、防腐劑等。「隨著社會變遷,一些非遺項目正失去其活態傳承的土壤,從日常生活中退出,變成了藝術品。」山西省收藏家協會會長許若軍說,「既傳承了傳統工藝,又具有觀賞收藏價值,這樣的古為今用能促進非遺的繁榮。」
    除陽泉彩色面塑外,刺繡、木版年畫、剪紙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在收藏的過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交城琉璃咯嘣製作技藝是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曾經,這種用薄玻璃製作的響器頗受孩子們喜愛,但隨著越來越多新奇玩具的出現,琉璃咯嘣製作技藝一度瀕臨失傳。「最困難時,是創新制作的琉璃寶塔咯嘣幫我過了難關。」傳承人高世俊說。一個普通的葫蘆狀琉璃咯嘣只賣幾塊錢,而他製作的琉璃寶塔在收藏市場上能賣到上千元。作品被收藏家收藏,這讓高世俊頗有成就感。
    山西省新絳縣雲雕工藝品又叫絳州剔犀髹飾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以雲紋圖案為主的紅黑兩色雕漆工藝曾經只有宮廷貴族才用得起,如今更是受到藏家的喜愛。
    「真正的傳承是材料上原汁原味,圖形上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經住時間考驗,流傳千百年。」新絳縣大家雲雕藝術研製所藝術總監陳勤立說。他帶領全家傳承這項技藝已近40年。
    許若軍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富裕起來的百姓開始有更高的文化追求。近年來,民間收藏已發展成一種時尚,藏品包羅萬象。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