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3月2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百歲葉嘉瑩傳遞詩詞之美
      【中新社天津3月4日電】(作者 孫玲玲)2024年,學貫中西的詩詞泰斗、享譽海內外的詩詞教育大家——葉嘉瑩,迎來了期頤大壽。百歲壽誕對她本人及整個詩詞界來說,都具有非凡意義。“仁者壽”,葉嘉瑩以百年人生印證了這句話。
    出身書香世家的葉嘉瑩,別號迦陵。她是詩詞的女兒,也是風雅的先生。如今,已極少公開亮相的葉嘉瑩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說:“中國古典詩詞凝聚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志趣、氣度、神韵,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
    祗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的人,就一定能够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充滿興發感動之力的、生生不已的生命。”
    執教近80年來,葉嘉瑩以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為終身事業,著有數十部中文、英文著作,對中華古典詩詞的體悟啟發了海內外無數學為迎賀葉嘉瑩百歲壽辰,關注、熱愛古典詩詞的各界友人,紛紛以短視頻的形式,在抖音平台“詩不遠人話迦陵”活動中,與葉嘉瑩隔空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歷史學者許倬雲等各界名家,也與葉嘉瑩視頻暢談詩詞情懷。
    “我想這就是您所說的詩詞感發的力量。”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向葉嘉瑩分享了自己讀詩、學詩、用詩的心得:“我開心的時候,引吭高歌無法準確抒懷,苦悶的時候捶胸頓足也不能够釋放抑鬱,但是吟誦一首熟悉的古詩詞,立即淋漓盡致,心裡釋然。”
    百年漂泊如轉蓬,百凶成就一詞人
    詩詞,仿佛有種力量,吸引一代代中國人尋找詩意人生。詩詞,也讓葉嘉瑩在浮世坎坷中獲得強韌的生命活力。
    葉嘉瑩曾坦言:“受益於古詩詞,(即便)我一生經過了很多苦難和不幸,卻能一直保持樂觀、平靜。”
    從大陸到台灣,又從國內到海外,一生漂泊,屢經磨難,嘗盡人生苦難,閱遍家國離亂和復興,葉嘉瑩的百歲人生足够傳奇。
    1924年生於北京,出身葉赫那拉氏,葉嘉瑩三四歲時,父母便教她背誦詩詞來識字。1937年,初中二年級的葉嘉瑩經歷了盧溝橋事變。面對北平的淪陷,少年的葉嘉瑩寫下了悲痛的詩句:“盡夜狂風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聽。”1941年,她考入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專攻古典文學專業。1948年,隨丈夫南下,開始了“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的生活。1974年,從加拿大溫哥華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北京。
    這一次,葉嘉瑩寫下一首2700字的長詩《祖國行》:“卅年離家幾萬里,思鄉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
    葉嘉瑩曾這樣講述自己的人生體會:“我以前曾經假託我的老師顧隨先生說過:‘一個人要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體驗過樂觀之生活。’這兩句其實是我自己的話。正是當我經歷了一生的憂苦不幸之後,我自己想出了這兩句話。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祗想自己的得失、禍福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廣大、更恒久的嚮往和追求。”
    “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回望苦難睏頓、漂泊如轉蓬的一生,葉嘉瑩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這句話加以概括。她認為,要身經憂患,才深解詩詞。
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
    在憂患的人生中體會古代詩人對生命的徹悟,又在新的時代重新闡釋詩教的功能,葉嘉瑩篤信古代詩詞能喚回人心深處應有的詩意,幫助現代人抵禦對功利和物質的欲望,領悟精神追求的意義。
   “我是教詩的。我認為,詩歌能够用美麗的韵律、聲音傳達一種教化。所以,我曾寫過一首詩,‘中華詩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許再攀’。
    舊詩說到偉大的詩人,祗說李白跟杜甫是兩個最出名的詩人。
    所以中華詩教要流播、要傳達給下一代,作出像李白、杜甫他們那樣偉大的成就。我們的年輕人,要共同向著這樣的高山去攀登。”2023年10月,南開大學舉行“中華詩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葉嘉瑩親臨現場,講述自己的詩詞人生與詩教情懷。
    十年前葉嘉瑩曾感慨:“我現在已經是九十歲的人了,大家都說你可以不要講了,但是我要講,為什麼?我就是覺得我知道的東西,在我能够把它傳述下去的時候,我沒有做這件事情,將來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不管是對我們中國古代的文化,還是對古代的詩人,都是一種虧欠。我知道的,我能做但沒有做,我對年輕人也是一種虧欠。”
    “我所做的不是為了個人的追求。”葉嘉瑩說,古典詩詞是傳統文化瑰寶,“我不盡到傳承的責任,上對不起古人,後對不起來者”。
    《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迦陵論詞叢稿》《迦陵論詩叢稿》……截至目前,葉嘉瑩已出版數十部詩詞專著。她的誓言,如同她百歲人生的真實剪影。
    “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葉嘉瑩用這樣的詩句吐露自己對教書的一片丹心,即便已過耄耋之年,她仍堅持在各種各樣的課堂上,孜孜不倦地宣講著中國詩歌精髓。
   “我現在已完全超出了個人的得失悲喜。我用自己剩餘的生命做著我終生熱愛的古典詩詞教研的工作……我祗想為我所熱愛的詩詞做出自己的努力。”言傳身教、身體力行,葉嘉瑩用一生的經歷和體悟垂  範青年學子投身詩詞的海洋。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
    1978年,葉嘉瑩向中國教育部寄出志願回國教書的申請,並與已經恢復工作的南開大學外文系教授李霽野取得書信聯系。次年,申請得到批准,葉嘉瑩先到北京大學講學,隨後應李霽野之邀到南開大學講學,自此與南開大學結緣。
    也從那時起,葉嘉瑩開始奔波輾轉各地講學,祗為實現書生報國的理想。
    “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嘉瑩曾在詩中這樣寫道。
    2009年南開大學90周年校慶時,葉嘉瑩特地回國慶賀。她用標誌性的清朗音色,娓娓講述自己對祖國的深情:“我一生中作過的唯一一次主動選擇,就是回到祖國教書!”當她說出這句話,台下掌聲如潮。
     在口述傳記《紅蕖留夢》中,葉嘉瑩這樣說:“我發現我還可以回國教我喜歡的詩詞,我還可以把我繼承下來的一些傳統回報給自己的國家。
    心理過程。我不辭勞苦地投身於回國教書,並且把我的退休金拿出來一半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正是由於這樣的緣故。” 2018年6月,葉嘉瑩將北京及天津的兩處房產出售所得的1857萬元(人民幣,下同),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2019年5月,她再次向南開大學捐贈1711萬元。
    雖已是期頤之年,葉嘉瑩仍對國家、對年輕人抱有遠大的期許,懷揣一片赤誠。她堅信,祗要種子在,無論經過百年還是千年,我們的中華文化、我們的詩詞必定會綻放花朵結出碩果。
   “我們中國是一個古老、強大的國家,我們新生的氣象,新興起的事業都是非常輝煌的,非常遠大的。所以,我說‘喜見舊邦新氣象,要揮彩筆寫江山’,我們江山的美麗、江山的美好是書寫不完的。大家要努力,一起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江山更加美麗,希望我們的前途更加遠大。”葉嘉瑩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