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2月23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馬來西亞處處見「福」
    【中新社吉隆玻2月21日電】(中新社記者 陳悅)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乃至整個馬來西亞,“福”字亮相頻率極高。馬來西亞為何處處見“福”,它深入馬來西亞華人生活有何文化和歷史根源?中新社“東西問”日前就此專訪馬來西亞文化學者菲爾。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福”文化在馬來西亞有何體現?
 菲爾:新春剛過,很多馬來西亞華人家裡的門窗上貼著“福”字。在當地,“福”字廣受歡迎,很多地名、公司名喜歡用“福”字。
   20世紀80年代以前,“福”字用於人名相當普遍,只是近年隨著新一代父母取名觀念的改變,使用率才有所降低。走在馬來西亞街頭,“福”字處處可見,比如廟宇用“福廣宮”或“廣福宮”。“福廣”和“廣福”一語雙關,既包含了廣東和福建兩大籍貫(往往是廟宇管理層人士的籍貫),又表現了華人在海外的願望——祭祀或拜神帶來福運。
    此外,“福德祠”“福德正神”廟宇也隨處可見。在檳城的大伯公街,有一座始建於1850年的福德正神廟。事實上,這就是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土地廟,寄託著人們對惜福、有福、享福的期許。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史上,幾乎一致認定“有史跡可考”的第一家華文私塾,為創立於1819年的檳城五福書院。
 
    中新社記者:“福”字在馬來西亞華人文化中具有深刻影響,其文化和歷史根源何在?
    菲爾:“福”的深厚含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早在甲骨文中,就有“福”字。“福”字的甲骨文表達的是巫師向祭壇敬酒,可見通過祭祀可以得“福”。古人相信萬物有靈,為了生存,他們除了跟大自然對抗,還對其有精神上的敬畏和寄託,那就是祭祀祈福。“福”字的構造,也表達出古人對得到“福”的一種堅定不移的意願。
    “福”這個字,在中華文化中寄託美好祝願。有福之人,意味著擁有“五福”。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會看到“五福臨門”四個字,“五福”出自《尚書•洪范》,是中國古人幸福觀的五個標準:“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也就是說,“五福”包括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馬來西亞華人對“福”的青睞,既有中華文化傳承,也有深刻歷史根源。
    為追求幸福生活,馬來西亞華人先輩背井離鄉,出外謀生。他們來到異鄉為異客,面對未知,心靈需要慰藉,於是把對生活和生命最好的祝願寄託在祈福裡,跟“福”有關的事物和習俗一代代傳承下來。
    我有一位受英文教育的華人朋友,出身于檳城大戶人家。他告訴我,父親傳給他三尊神像,並在去世前交代,家裡什麼古董都可以賣,但這三尊神像不能賣,有之就會什麼都不缺。這三尊神像是福祿壽三星。這位朋友的先輩從中國到南洋來,任何變遷都不能阻擋其把中華文化裡的美好祝福留給子孫。
 
    中新社記者:“福”字和“福”文化是否對馬來西亞其他民族也產生影響?
    菲爾:馬來西亞是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家,各種文化互相影響。馬來西亞很多華人習慣用方言給孩子們取名字,“福”字可以是FOOK(粵語),也有HOCK(閩南方言/潮汕方言),其他民族對華人名字裡的這些發音已耳熟能詳。
    “福”是不同族群共同追求的目標,每到農曆新年,“福”字到處可見。一些對華人而言代表幸福的事物也被其他族裔採用,例如舞獅。今年剛過去的印度裔慶典大寶森節,吉隆玻的主要活動就邀請了舞獅團祈福。此外,從華人過年紅包文化衍生出青包(馬來裔)文化、紫包(印度裔)文化,我們很高興看到這種融合。
 
    中新社記者:中華民族的“福”文化可為當今世界帶來哪些正面影響?
    菲爾: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全人類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這可以說是超越宗教、種族、社會的。
   面對災害和苦難,祈福體現了人們對幸福的追求和嚮往。祈福之餘,還要共同惜福。
   全人類要共同努力追求幸福,珍惜幸福而不是破壞幸福,這是“福”文化給世界最好的啟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