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2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華文化兼容並蓄的典範
敦煌對當今有何啟示

      【中新社蘭州9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敦煌,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城市和商貿文化重鎮,史稱“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在這裡相會,成為中外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亦成為中華文化兼容並蓄的典範。
    海納百川的敦煌文化如何形成?對中西方交流互鑒有何作用?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張元林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深度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自從西漢絲綢之路開通以來,往來客商使敦煌輝煌了千餘年。來自東西方的不同民族、宗教等如何持續在此交流交往?
    張元林:無論是從敦煌壁畫和文獻,還是敦煌出土的文物遺存,可知這一地區曾長期生活著多民族,並有多種文字並用的現象,各種東西方文化元素和蹤跡交融呈現的和諧畫面比比皆是。這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宗教在敦煌和睦相處的歷史事實,也是今天研究多種文明交流交匯的重要材料。
    公元前2世紀,隨著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東西方之間商貿文化活動日益頻繁。從公元4世紀開始,以善於經商的粟特人為代表的西域胡商逐漸進入中原,在促進東西方經濟貿易交流的同時,也帶來了宗教、文化、語言、藝術等方面的交融互動。在漢晉以來中華傳統文化的沃土上誕生的敦煌文化中,胡風元素也一直融合其中。
    長年往返跋涉于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方僧侶、使節、商人,面對難以預知的漫長旅途,均渴望得到宗教神靈的庇佑。於是,敦煌的宗教和民間信仰亦呈現多元化傾向,如祆教、佛教、道教、景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在絲綢之路沿線流行過的主要宗教,在敦煌基本都有跡可循。
    敦煌石窟中,除漢族人形象以外,還有吐蕃人、西夏人、回鶻人等少數民族,乃至中亞、西亞地區民族的形象。敦煌研究院保存的一件元代的六字真言碑,鐫刻有漢文、梵文、藏文、西夏文、回鶻文、蒙古文等多種文字。
    由此可見,敦煌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主導的多元開放文化,並融入了絲綢之路沿線多個地區的民族文化,呈現開放、多元、包容的特徵。
    中新社記者:敦煌長期作為古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門戶。在眾多文明交流交往中,不同文化和宗教如何實現和睦相處?這一過程如何充實豐富中華文化?
    張元林:陸上絲綢之路暢通的一千五六百年間,敦煌是連接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節點。敦煌石窟的形成,同樣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果:以中原文化為基礎,大膽吸收印度、中亞、西域佛教藝術思想內容,進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敦煌文化和敦煌石窟藝術,並在不斷接受來自中原的傳統文化和佛教發展新成果的滋養中漸至興盛,其影響又沿著絲綢之路傳至周邊。
    為什麼在多元文明和信仰交織的敦煌,沒有出現民族宗教等紛爭和衝突?這也正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綿延傳承且生生不息的密碼——敦煌是扼控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但它並不是一個封閉保守的關隘,而是保障東西方人文商貿暢通的門戶。
    自西漢設立敦煌郡始,當地居民一直是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構成。其間也歷經過如吐蕃、西夏、甘州回鶻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交替管控。長時間一起生產生活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不僅未因文化差異而“相互傷害”,反而“取長補短”、和諧共生,甚至還出現了“同窟禮佛”的罕見現象。這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的一個縮影。
    中華文明生生不息,賡續至今,就是在堅定傳承自己文化傳統的同時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結果。敦煌文化的形成與興盛,也是這種文化胸懷的體現。中華文化對外來文明,向來不會表現得那麼保守和排斥。各個外來少數民族也會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持以足够理解與包容,這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中新社記者:自20世紀初敦煌藏經洞發現以來,敦煌學成為國際顯學。然而在敦煌學發展中,為何中外關係史研究未能引起足够關注?如何破解這種困境與不足?
    張元林:敦煌藏經洞保存了公元4至10世紀的寫本刺綉、絹畫、法器等各類文物約6萬餘件,包括宗教典籍、經史子集、官私文書、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等,涉及古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學、語言、民俗、音樂、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可謂是“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的海洋”。
    敦煌藏經洞發現120多年來,在全世界敦煌學者苦心孤詣、深入研究下,使流失各地的藏經洞文物逐步被整理、刊布、出版,基本揭示了藏經洞文物有什麼、是什麼及其珍貴價值,逐漸形成“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的研究局面。在敦煌學百餘年研究成果中,對中外關係也有所反映。
    基於敦煌資料開展中外關係史研究極其重要,目前此方面仍有拓展提昇的空間。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更重視利用中國傳統史籍,而在敦煌文獻的利用方面相對薄弱,這也是因為能够供給學者研究的資料還不够充分。同時,在學科建設層面,也沒有把利用敦煌材料來研究中外關係提到應有高度。
    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進行“敦煌與中外關係史料整理研究”的國家重大項目,將從學科設置上引導和加強對於敦煌材料的系統整理,推動中外關係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中新社記者:敦煌兩千多年來積累的東西方交流互鑒經驗,當今有何借鑒和啟示意義?對於“一帶一路”建設將發揮什麼作用?
    張元林:敦煌文化中蘊藏了中華民族燦爛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平等”“包容”等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以及絲綢之路上“互利共贏”和“多元交融”的歷史和文化胸懷。這蘊含了中國多民族融合統一國家形成的歷史必然性。
    世界上留存下的很多文化奇跡,不少都遭到破壞,起因多是宗教衝突、種族矛盾等。但持續營建千年的莫高窟,基本沒有遭受到嚴重的人為破壞。這說明敦煌的歷史進程總體上是包容和睦的,不同的語言、文化、文字等都得到了應有的尊重。這種多元一體的文化形成過程,對於今人也將具有“潤物細無聲”式的影響。
    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的今天,多元共存、兼容並蓄、互利共贏、尊重差異、理解包容等敦煌文化內涵,對於中外關係的發展,仍有指導性的借鑒意義。其承載的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等“歷史共鳴”,也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各方都能聽懂的語言。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