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0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法詩歌交流扣人心扉
    【中新社巴黎8月18日電】(中新社記者 李洋)“2022中國當代詩歌朗誦會”近日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受到中法兩國文化界矚目。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此次活動的策劃人、知名旅法詩人張如淩,請她闡述中法詩歌交流現狀,以及兩國詩歌交流在促進民心相通方面所發揮的重要影響。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是“2022中國當代詩歌朗誦會”的策劃人,請談談此次活動的策劃思路。該活動對於中法詩歌交流有何意義?
    張如淩:受中國作家協會邀請,我策劃組織了此次詩歌朗誦會,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以及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都給予了重要支持。
    此次朗誦會上,詩歌不僅被朗讀,還配上了大提琴、長笛以及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塤和現代舞等,東西方藝術、古典與現代交融,令詩歌的表現形式更豐富飽滿和新穎立體。詩歌朗誦與朗讀不同,朗誦會就更要有一種格調和境界,要求朗誦者將詩歌的思想和情感準確地傳遞給觀眾,並使之受到“感染”和“召喚”。
    如何在十分有限的空間與時間中,完美和諧地把詩歌、音樂、舞姿和畫面呈現給觀眾,使後三者不喧賓奪主,而是始終圍繞詩人的詩歌來錦上添花地營造典雅脫俗的氛圍,烘托出詩歌傳神的意境,讓詩歌叩響當晚中法觀眾的心扉,這次朗誦會是一次嘗試和創新。
    我認為,中國詩歌在唐代就已達到鼎盛期,更是追求詩、樂、畫融為一體的藝術至臻境界。古人講究雅品慢賞,現代人似乎追求淺表的感官刺激更多一些。我就想將傳統藝術用當代藝術的意境恰到好處地演繹,詮釋當代詩歌的語境與意象。但實現的過程還是有很高難度的。從朗誦會結束後觀眾們的反饋來看,這次實踐非常成功,也將為我們今後的詩歌交流形式提供很好的示範。
    最使我感動的是國際詩歌界泰斗、92歲高齡的阿多尼斯親自來捧場;還有圖盧茲詩歌學院首席秘書長也遠道趕來致辭。中國詩人們能在異國他鄉尋覓到真心喜愛並專注傾聽其詩作的觀眾和讀者,應該說是難能可貴的。
    中新社記者:朗誦會上的詩作都是中國現代詩歌,您認為法國受眾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如何更好地讓中國現代詩歌“走出去”?
    張如淩:中國古典詩詞的藝術成就登峰造極,國際影響力大,以至於和許多法國人談及詩歌時,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祗知道唐詩宋詞。實際上,中國現代詩歌的啟蒙和發展深受法國詩歌的影響,特別是波德萊爾、魏爾倫、蘭波、阿波利奈爾等法國詩人的作品。法國詩歌界幾乎人人知道李白、杜甫,卻很少有人能說得出幾個中國當代詩人的名字。我認為,推廣中國現代詩歌十分有必要,因為現代詩歌反映著中國的現實和思潮,這是讓法國和國際社會瞭解並理解中國的一個文化渠道。
    此次朗誦會邀請了趙麗宏、陳東東、歐陽江河和李少君四位中國當代詩壇的代表人物分別朗讀各自作品。他們的詩歌風格各異,能讓法國觀眾和讀者直觀感受中國當代詩歌的多樣性。由於語言的限制,對於法國觀眾而言,中國現代詩歌的傳情達意肯定不如母語,但是借助音樂、舞蹈以及朗誦者們充沛的情感表達,他們能够感受詩歌所傳遞出的思想意境。這次朗誦會主要是面向法語觀眾,我對中法文的朗誦都盡量做到精益求精,給觀眾展現整體的高雅魅力與品質。
    中國現代詩歌一點不缺乏優秀作品,但確實欠缺“走出去”的舞台。作為在中法兩國詩歌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並長期致力於推動中法文化交流的詩人,我非常希望能够用個人的微薄之力,幫助優秀的中國現代詩人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為更廣大的讀者群所喜愛。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法詩歌交流越來越多,在您看來詩歌交流在中法文化交流中處於何種地位?
    張如淩:中法詩歌交流日漸頻繁。在我看來,詩歌交流在兩國的文化交流中或許是比較有優勢的,因為詩歌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容易為人所接受和吟誦,傳播力強。我衷心希望中國的詩人們多多創作佳作,中國作協或各類文藝團體能多組織與法國的文化交流活動,共同推動中法文化交流。
    詩歌是文學藝術中非常小眾的一種文學表達形式,詩歌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地位始終屬於“陽春白雪”,始終在金字塔的塔尖之上,受眾相對很小。但是,詩歌又是最能撼動人心,叩響人心,且無疆界的文學形式。詩歌是沒有國界的,雖然語言文字不同,但詩人表達的情感是相通的,想表達的主題、思想也是相融的。作為僑居法國的詩人,我非常希望故鄉的優秀詩人能多被法國人瞭解和解讀。
    中新社記者:您曾說過,鄉愁是永恒的主題,西方文字中鄉愁常常與懷舊同義。離別、思念、鄉愁的詩歌主題,是否更容易同時獲得中法兩國受眾的共鳴?
    張如淩:我一直認為,中國古代詩人的鄉愁詩“絕世無雙”;也正因為那些膾炙人口的表達鄉愁離別的唐宋詩詞傳入法國和其他國家,才使唐宋詩人的大量作品成了國際詩歌史上永恒的 瑰寶。在中國古代,詩人們離開故鄉,千里迢迢遠赴他鄉求學或赴任,不知歸期。他們用詩歌嘆唱對親人、故土的懷念,每一首詩都是發自內心的絕唱,每一首詩都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詩人和法國詩人。
    鄉愁是詩歌永恒的主題,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中國人還是法國人,都可以體會離別和鄉愁,它與愛的主題一樣是永恒的,是詩人真實的情感抒發。特別是我早年離開故土在異鄉奮鬥拼搏,40年漂泊海外,內心的思鄉之情和離愁別緒在我人生中佔了很大篇幅。但隨著閱歷的增加、歲月的沉澱,我對於人生有了更多思考。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精彩,詩歌應以韵律之美書寫出思想的深度,“我手寫我心”才是最重要的。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應如何進一步推動中法詩歌交流?在當前疫情背景下,您對下一步的詩歌交流活動有何規劃?
    張如淩:世事紛繁,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對話。我相信,詩歌就是那座人類心靈交流的橋樑。疫情令國際旅行變得困難,因此近階段的交流活動可能祗能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我希望能把中法詩歌交流會做成一個常態化的活動,幫助兩國詩人有更多的交流,促進兩國民心相通。同時,我也希望能邀請中國詩人來法國參加各    種詩歌活動,相信異域之旅一定會給他們帶來更多創作靈感。
    我時常受邀參加中國的國際詩歌節,與故鄉的詩人們關於詩歌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越來越多。也正是從那時起,我決心要將故鄉的優秀詩人們逐一推介給法國文化出版界和詩歌界,目前也已著手在做。當中國作協邀請我負責和策劃法國“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詩歌板塊的活動,我欣然應允,並願為作協長期義務推廣中國詩人。已故著名詩人白樺曾寄語我:“你正在回歸你自己,歲月阻擋不了你的回歸。這比你的所有的成功都要令人愉悅。”他的鼓勵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餘生多創作一些好詩,重新回歸到詩人的行列中,並為故鄉的詩人實實在在做些事。這就是我的初心。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