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0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歐洲手風琴源於中國的笙
    【中新社南昌8月21日電】(中新社記者 劉占昆)國際交往中,文化傳播是多元化時代的紐帶和媒介。作為人類情感和生活的一種藝術表達,音樂是文化傳播交流中最為柔和與善意的方式之一。南昌航空大學“一帶一路”中歐國際藝術中心主任、江西省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黃志遠,近日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採訪時表示,手風琴是20世紀初由歐洲傳入中國的西洋樂器,但它實際上源於中國的民族樂器“笙”,是絲路文化歷史長河中東西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個成功案例。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一名曾在中東歐國家學習多年音樂藝術的旅歐博士,請您談談中歐音樂在歷史發展、藝術風格等方面有何不同?
    黃志遠:放眼歐洲藝術教育,得益於悠久的音樂文化傳統及傳承,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國家對古典和浪漫派音樂創作保存完整,整個歐洲音樂的教育模式更為完善、嚴謹。在俄羅斯有世界級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等,他們孕育了整個歐洲音樂的土壤。中國音樂的發展歷史悠久,但音樂文化斷代較多,在古代主要靠口傳、模仿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承度相對較弱,很多優秀的作品與曲調祗出現於文獻中,不聞其曲。
    中歐音樂在技術創作手法和藝術審美層面也有不同。
    在技術創作手法上,歐洲古典音樂有大量的文字和音響文獻,理論儲備較為完整,且易於流傳;歐洲音樂注重音樂和聲的立體美,在器樂方面最突出的器樂作品專屬“交響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也有一套完善的創作機制與理論,在多種少數民族音樂及地域風情音樂風格中不斷融合與傳承,產生了影響全世界的具有東方音樂民族特點的五聲調式和調性的中國民族音樂,以及中國民族音樂的理論和民族的和聲學。
    在藝術審美上,中國傳統音樂所表達的是儒道佛家的思想理念,主觀性較強,講究開悟慧根,而歐洲古典音樂強調美學審美的功能性,客觀性較強。
    中新社記者:作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手風琴學會理事、江西省手風琴專業學科帶頭人,您在手風琴教學和實踐中有著豐富經驗。手風琴為什麼說是源於中國的民族樂器“笙”?笙是如何進入歐洲的?它對西洋樂器的發展起到什麼作用?
    黃志遠:手風琴是20世紀初由歐洲傳入中國的西洋樂器,但它實際上源於中國的民族樂器“笙”。手風琴是一種既能獨奏,又能伴奏的鍵盤樂器,且攜帶方便,其能演奏豐富優美的多聲部和聲作品,又被民間俗稱“行走的交響樂隊”。它的誕生,是絲路文化歷史長河中東西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個成功案例。
    笙,是中國古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它是全世界絕大多數金屬簧片樂器的鼻祖,對西洋樂器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如手風琴、風琴、管風琴、班多鈕等。
    據史料文獻記載,18世紀中葉,一位名叫阿米奧的法國神父,將自己在中國生活期間編著的一本中國民族樂器書籍和一支“笙”,通過絲綢之路郵寄回巴黎,由此引起西方樂器製作界的極大興趣。樂器製造家們根據中國笙簧樂器的發音原理,設計出口吹、手搖等很多樣式的笙簧樂器。
    1822年,德國人布斯曼發明了第一架用手拉的風琴。1829年,奧地利人達米安成功製造出由左手和弦伴奏的手風琴,並申請專利將該樂器命名為“手風琴(Accordion)”。在歐洲辭典詞條及文獻中,18世紀中國“笙”的傳入,是歐洲發明出手風琴、風琴、口琴等使用簧片樂器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這些笙簧樂器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中國的“笙”。如今,在歐洲著名手風琴生產廠家、手風琴博物館中,會專門陳列中國的“笙”供人瞭解,以此強調手風琴的根本和源頭。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國與歐洲國家在音樂藝術方面如何交流?音樂能否為中歐青年國際藝術交流打開新的窗口?
    黃志遠:中國與歐洲國家在音樂藝術方面的交流由來已久,雖然中歐音樂文化因歷史傳承、風俗習慣、民族特性的不同而存在不少差異,但音樂無國界,中歐音樂在長期的相互傳播過程中交流互鑒,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為此,中國與歐洲國家應在音樂藝術方面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平等、尊重、包容、互鑒,跨越時空、跨越國度進行友好交流。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音樂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可以不受地區、國家、民族或社會制度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交流,把各國人民的心連在一起。青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特別是近些年,中歐高校間不斷湧現的青年合作項目也呈上升趨勢,涉及科技、航空、經濟、醫療以及人文藝術交流等各個領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歐青年可以通過音樂這種無國界的語言深化交流、互鑒共進,更多瞭解對方的歷史和現在、語言和文化,在國際藝術交流中打開一扇新的窗戶,共同傳承弘揚人類藝術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記者:音樂本身有地域性與民族性,但音樂無國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您看來,中國文藝工作者應如何通過民族音樂的創新發展,與國際進行藝術交流,對外講好中國故事?
    黃志遠:“祗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許多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學者不斷到世界各地交流深造,同時把中國優秀的人文思想與民族文化帶到世界,在瞭解世界的同時,也讓世界瞭解中國。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適應人類時代發展脈絡所要邁出的一步。這能讓中國文藝工作者在瞭解現代西方音樂模式的過程中,對中國傳統音樂發展的新方向、新思路給出更廣、更好的方向,也能讓中國民族音樂真正走出國門。
    另一方面,任何藝術文化的物化形態(如歌唱方法及樂器演奏技法等)在傳播過程中,是相互交融與相互滲透的,它在尋求改變的同時,也需要創新和革命。中國文藝工作者祗有深刻瞭解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源頭活水,明察音樂傳統中的內部動源,才能在國際藝術文化交流中重塑與發掘新的音樂元素,在創新發展中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把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傳遞給世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