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4月2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突破東西方龍文化差異
讓全世界更加瞭解中國


    【中新社哈爾濱4月17日電】(中新社記者  史軼夫)「龍」在東方寓意祥瑞,「dragon」在西方寓意邪惡,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差異?《黑龍的傳說》作者金龍壽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就「龍文化」的歷史淵源、深刻內涵進行講解,就如何突破東西方的「龍文化」差異、講好中國「龍」的神話故事進行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黑龍的傳說》講述了什麼故事,為何要耗時十年講好這個中國神話故事?
    金龍壽:龍文化貫穿中華民族發展歷程,反映了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龍的傳說遍佈華夏大地,龍的文化影響整個中國。在黑龍江這片大地上就傳頌著龍的神話傳說。為講好中國神話故事,我用了十年時間踏遍黑龍江大地,走訪調研,收集素材,立志以講好故事的形式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黑龍的傳說》追溯黑龍江的名字由來,它的前身叫白龍江。神話中,白龍經常興風作浪,以至鄉村凋敝、民不聊生。黑龍目睹白龍在人間種種惡行,與百姓齊心協力,奮起反抗,一舉打敗白龍。最後,黑龍顯現神仙原形,把身軀獻給了這片土地,人們將「白龍江」改為「黑龍江」深表紀念。
    中新社記者:中國「龍文化」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與中華文明發展有何關係?
    金龍壽:中國學者們對龍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有不同見地,大多數認為龍文化經歷了圖騰、神靈、帝王等崇拜意識的發展過程,諸多文物和遺址都生動還原了龍文化。中國將古老文化傳承下來,在參與、整合、標誌、傳承、引領幾方面與中華文明的發展密不可分。
    「參與」是指龍文化參與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歷史中每個時期都有龍的身影。
    「整合」是指龍文化在中華文明不同的發展時期,見證並整合了不同思想。
    標誌」是指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龍」逐漸成為不可替代的標誌,龍文化是中國文化,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傳承」是指龍文化將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民族精神承載、延續了下來。它是團結統一、和諧包容、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具有無窮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時刻鼓舞中國人艱苦奮鬥、善良包容、百折不撓、勇攀高峰。
    「引領」是指在未來,龍文化依舊會伴隨中華民族走得更高、更遠。龍文化和諧發展的世界觀、團結統一的民族觀、共同富裕的價值觀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宇宙觀,都將帶領中國實現共同富裕、長治久安、興旺發達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新社記者:中國「龍」和西方「dragon」的文化內涵有何差異,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迥然不同的態度?
    金龍壽:中國龍起源於神話,是靈性的神秘生物,有蛇的身體、魚的鱗片、鹿的角。《易經》雲:「九五,飛龍在天」,古人認為龍是風雨的主宰,「真龍天子」是古代帝王的代稱。在古代星宿中,守護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四方神靈中,青龍就屬於龍的一種。《三墳》雲:「龍善變化,能致雲雨,為君物也」,龍在民間寓意吉祥好運、風調雨順;王安石的《龍賦》以龍喻德,表明龍啟示著人們的智慧和品德。
    英文中的「dragon」翻譯成中文是「龍」,但跟中國龍的寓意卻完全不一樣。「dragon」一詞來源於古法語「dragon」,而後者則是來自拉丁語「draconem」,意為巨大的蛇。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對龍的印象最早來自《聖經》,其中描述了一條大紅龍,以邪惡形象示人,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在《貝奧武夫》中,主人公貝奧武夫與會噴火的龍形怪獸搏鬥,延續了基督教中龍的魔性、罪惡象徵。因此,龍在西方神話故事中是被英雄屠殺的對象。
    此外,差異還在於中西方意識形態的不同。西方國家由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發展等原因,傾向于將自然或其他力量妖魔化、邪惡化,來彰顯和實現個人英雄主義。而在中國文化中,強調的是集體主義,是海納百川、心存仁義、和諧共處。中國傳統文化教導我們要發現善美、懂得感恩。因此,「龍」象徵中華兒女勤勞、善良、包容的世界觀。
    中新社記者:「龍文化」如何體現在中國社會生活中?伴隨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世界對中國「龍文化」的認同感發生了什麼變化?
    金龍壽:龍文化根植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可謂無處不在。
    首先,中國龍衍生出傳統節日和風土民俗,如二月二「龍抬頭」、端午節賽龍舟、少數民族的龍船節、祭龍節等。又如十二生蕭中,祗有龍是在現實中不存在的,是中國神聖的吉祥物。
    其次,龍圖騰也是龍文化傳承數千年的載體。從中國古代各個時期出土的玉器、陶器、圖畫、雕刻等上面的圖案,到現代藝術家創作的作品,無論社會如何發展、世界怎樣改變,龍圖騰永遠是中國人心中偉大和敬重的標識,龍文化根植於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是中華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的根本來源。此外,「龍」文化在漢語中也有著生動的體現。比如龍馬精神、臥虎藏龍、龍鳳呈祥、望子成龍等成語,再如中國的父母為孩子取名時也常用「龍」字,我和兄弟名字裡的「龍」就蘊含了父母的美好期望。
    伴隨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世界各國對龍文化的認識正在逐漸變化。外國友人對龍文化從一無所知到心生好奇,發展到現在的認可喜愛,體現出中國龍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所在。這也得益於海外華人對中國龍文化的傳播,體現出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以及他們作為「龍的傳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中新社記者:如何解開西方對於中國龍文化的誤解?
    金龍壽:西方人對中國龍文化的誤解源於文化象徵和精神內涵的差異。有些專家學者就提出將「龍」翻譯成「loong」而不是「dragon」,以此重塑中國龍的形象。另外,我們要講好中國神話故事,尤其是龍文化的神話故事,向世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歷史,讓他們認識和理解中華傳統文化。
    中新社記者:穀愛淩在雪服上印有「中國龍」,與世界共用中國龍文化有什麼意義?
    金龍壽: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穀愛淩可以說是中國龍文化行走的「代言人」。無論台前臺後、賽前賽後,包子、北京烤鴨、韭菜盒子等中國美食都掀起輿論熱點,外國友人通過她的介紹垂涎欲滴,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生動宣傳。另外,她的賽服、雪板和頭盔上,不僅有自己設計的中國龍圖案,還有中國紅、祥雲以及「人中之龍」的英文表達,她說這是為了讓全世界都看到和瞭解中國文化。
    在冬奧會競技場上,她取得了兩金一銀的好成績,展現出中國人心懷世界、團結友愛、百折不撓、英勇無畏、堅定自信、勇攀高峰的品質。她說自己是中美兩國交流的橋樑,這正是對中國龍文化中海納百川、和平發展、命運共同體的詮釋。希望有更多像她一樣的中國龍文化「代言人」,相信世界會對中國有更多客觀的評價。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