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2月0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扶貧劇《山海情》收獲中國年輕觀眾好評 
    【香港中通社1月3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中國扶貧主題電視劇《山海情》近日大結局,這個開始於1991年、在寧夏小山溝真實故事改編的主旋律電視劇,幾乎沒有宣傳、沒有推廣,播出1個月,意外收獲了90後、00後觀眾的好評。
    簡陋破爛的住房、黝黑臉上厚厚的灰、鄉土味濃重的方言,在小鮮肉明星吃香的中國影視劇“流量時代”,這部“土掉渣”的電視劇,在年輕用戶居多的豆瓣網,15萬名網友打上了9.4的“超高評分”。有人說,在《山海情》裡看到《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的影子,但卻比這些“黃土”作品,更接近生活。
    《山海情》的山和海,分別代指寧夏與福建。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在福建的對口援建下,通過村莊集體搬遷,脫貧致富的故事。西海固是寧夏南部山區代稱,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主旋律、正能量、扶貧,這些關鍵詞,怎麼看都難以“出圈”到生活無憂的90後、00後。意外的是,該劇反而在年輕觀眾引起更多反響。“看一集就盼著下一集,劇情緊凑得不敢吃飯”、“天天追劇,為扶貧操碎了心”、“看3集就不自覺講起方言”。社交網絡上,《山海情》的互動評論非常活躍。
    首先,“方言版”是討論最多的是一個話題。劇中的方言既有山溝溝里的“土味”普通話,也有福建“塑料”普通話。在豆瓣網上,許多人強推看方言版,“沒有方言就沒有味道了”,更有網友稱:“該劇唯一的差評,就是出了標准普通話配音版”,在海外觀眾為主的Youtube,方言版觀看人數更多。
    其次,老戲骨的入味演出,也是吸引年輕觀眾的“致命點”。劇組幾乎集合了所有演技擔當演員,他們的對白、神情為劇情增色不少,在苛刻的專業影評網上沒有一句差評,人物形象甚至被網友畫成漫畫傳播。
    劇本打造真實的“苦”“難”,讓觀眾看得過癮,“笑了又哭,哭著又笑了”。在知乎、豆瓣、新浪微博上,許多寧夏觀眾看完,將老照片、舊報紙翻出來,扶貧之前的一片黃土,成為如今的塞上江南。劇中的福建對口扶貧、殉職的鄉村幹部,也都是當地真實的故事。
    劇中,男女主角因包辦婚姻而無法在一起情節,在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影視網站“bilibili”被多次剪輯二次創作。就像影評所說的:“連愛情都是在講貧困”。沒有霸道總裁、有情人沒能終成眷屬,嫁作農婦的女主角說:“日子總要過下去,日子要越過越好”,偶像劇中少有的對白,戳中了年輕觀眾的心。
    這種真實,也體現在劇本跨越扶貧的共情。“沒奔頭那才真叫苦,有奔頭那就不算苦”,正如劇中人物簡單兩句話,卻道出許多“打工人”的心聲。這種對白語言,說的不僅是扶貧故事,也是每個人的平凡生活故事。
    “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在網絡上,也有不少網友懷疑,劇中“三兄弟輪流穿一條褲子”的情節是不是真的存在。曾經到寧夏鄉村支教的老師、在當地上過小學的網友,也都一一現身說法,普及中國偏遠鄉村的扶貧故事。很多00後觀眾,正是看著“荒唐”的貧窮場景,才意識到扶貧攻堅的難。
    講述寧夏這段吊莊移民歷史的人,現實中名叫馬振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從事扶貧工作已有35年。
    短短23集的電視劇,講不完35年的故事。但卻在一個月的時間,將扶貧故事講進年輕人的心,這正是這部扶貧劇的難得之處。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