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9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桑乾河畔的人們對秧歌有著特別的感情
    【中新社張家口8月22日電】(作者 蕭光明 郝燁 張帆)“以涿鹿方言為基礎,素材源自桑乾河畔百姓的勞作生活,為農耕文化注入了無限生機與魅力。”在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涿鹿縣,人們對秧歌角有著特別的感情。
    地處永定河上游的河北省涿鹿縣,因中國作家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而為人所知。流經此地的桑乾河,不僅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這裡悠久的文化。
    發源自元末明初,至明清興盛,涿鹿秧歌角一直伴隨著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流行于桑乾河兩岸,並逐漸演變為街頭巷尾“土打土鬧”的鄉土文化活動,直至搬上舞台。
    今年65歲的劉建新,與涿鹿秧歌角結緣已41年。出生在音樂世家的他,初次接觸秧歌角就被其口音濃厚、自由靈活的曲調所吸引。他選擇放棄鄉鎮校長職務,改行到縣化肥廠樂隊工作,後致力于發掘、研究、傳承和發展涿鹿秧歌角。
    “秧歌角不講‘行頭’,又稱‘布衫戲’,是一種以地方俚語為基礎的地方小戲。”22日,劉建新在接受採訪時稱,涿鹿秧歌角以鑼、鼓、鑔等為打擊樂器,行腔中常用“啊”“呀”“哈”等襯詞,反映的都是勞動人民的生活瑣事。無論從唱腔發音、結構形式,還是音樂旋律、方言韵白,其考量的是藝人全方面的能力。
    根據涿鹿縣下洪寺村戲檯題壁載文,大約在1915年前後,涿鹿秧歌角有戲檯,有班底,演唱活動頻繁,興盛期劇目達40多個。20世紀30年代,隨著山西梆子的流入和盛行,盛極一時的秧歌角逐漸由盛轉衰。
    “秧歌角是百姓對多樣化精神生活的追求,不能失傳。”2012年起,劉建新跟隨老藝人們深入涿鹿縣東窑溝、溪源、溫泉屯等桑乾河兩岸村莊,挖掘民歌體曲牌,並整理出了《釘缸》《焊匠緣》《農民文化站》等險些失傳的秧歌角戲目。
    作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涿鹿秧歌角”的傳承人,劉建新深知,要傳承還要有新生。2015年,在劉建新的積極籌建下,張家口市第一個民間戲曲研究組織——涿鹿秧歌角研究會正式成立。隨後,《考驗》《一家人》等一批新劇目被搬上舞台。
為原汁原味傳承秧歌角,2019年,在涿鹿縣主管部門的推動下,涿鹿新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據投資人谷曉雲介紹,公司聯合涿鹿秧歌角研究會致力于打造涿鹿秧歌角傳承基地,組織  傳承人進行常態化演出,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後備人才。
   “從挖掘、恢復、唱小戲開始,推動秧歌角發展到創作、傳承、演大戲。”谷曉雲稱,在公司專業化運營下,秧歌角在音樂素材挖掘、唱腔音樂設計、板式研究定位等方面有了很大進展。
    如今,每每說起秧歌角,劉建新眼中總是閃著光。他計劃著,將涿鹿民間戲劇社團集合,鼓勵創編人員融合協作,“秧歌角表達的是百姓對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歌頌了平凡人的真善美。一定要讓‘非遺’戲劇留下來,傳出去。”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