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9年12月3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音樂劇藝術中心等成立顯示上海邁向「音樂劇之都」
    【新華社上海12月29日電】(新華社記者 許曉青)由童話改編的英倫風格音樂劇《瑪蒂爾達》在上海熱演近30場,上座率超過95%;百老彙經典音樂劇《美女與野獸》的最新中文版在上海駐場演出即將突破500場;2019年,「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上海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等相繼成立。種種跡象顯示,上海正在邁向「音樂劇之都」。
    音樂劇作為一種新鮮的舞台藝術樣式,20世紀90年代末逐步進入中國觀眾視野,《貓》《劇院魅影》《西區故事》《悲慘世界》等相繼「敲開」演出市場大門,讓觀眾大開眼界。在上海,音樂劇的票房和上座率一直處於相對高位,折射了觀眾的旺盛需求。
    「最初是單純引進海外精品;2010年以後,開始嘗試出品歐美經典音樂劇的中文版,比如《媽媽咪呀!》等;到了現階段,我們認為音樂劇產業發展正在迎來‘3.0時代’,引進和原創都登上一個新的台階。」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說。
    2010年,得益於上海世博會的舉辦,世界各地的精彩演出與中國原創劇目在上海集中公演,使上海全年文藝演出首次超過2萬場,音樂劇也大放異彩。
    世博會閉幕不久,2011年上海文化廣場(後命名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完成復建,這座最多可容納近2000人同時觀演的劇場,在國內同行中率先提出了打造「以音樂劇演出為主的專業劇場」,8年間上海文化廣場不僅引進了英語、德語、法語等不同語種的經典劇目,還培育了一批原創作品,並「孵化」青年演員。
    2010年至2011年,由亞洲聯創公司主導,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項目在上海「孵化」,同期吸引了一大批音樂劇演員匯聚在上海。後來,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等都相繼推出原創音樂劇展演,後者持續舉辦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于2019年升級為「音樂劇節」系列活動。
    2017年末,上海出台的《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高質量的音樂劇產業被認為是「亞洲演藝之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馬晨騁認為,上海一直就是中國音樂劇「引進」和「原創」的重鎮,兩者不可偏廢。2019年,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引進了《搖滾學校》等音樂劇大作,探索覆蓋全年齡層的音樂劇演出市場,同時通過《愛在星光裡》等項目激勵原創作品「孵化」。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藝海劇院、美琪大戲院等,也相繼成為以音樂劇為主的演出空間。
    隨著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成立,一批原創項目和引進項目已排上了2020年及以後數年的日程表。
   在影視改編方面,計劃出品音樂劇《秦俑》《偽裝者》《人間世》等,在歷史故事改編方面,則有《虎山行》等將進入籌備期。一批華語樂壇音樂製作人「空降」黃浦江畔,參與「上海品牌」的音樂劇創作。
    據馬晨騁介紹,引進海外精品劇目,還將繼續成為上海本地舞台的強項,「演藝大世界·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首個重大項目將主導推動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國內巡演,覆蓋25座城市,三輪共計500場。
   還擬引進《雨中曲》《音樂之聲》等演出,富含中華文化元素的音樂劇《功夫熊貓》也有望來滬。
 「中國的音樂劇市場很熱,與早前相比,觀眾更加成熟,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我們希望呈現的是一流的文學故事、音樂、歌舞,還有舞美、道具,等等。」《瑪蒂爾達》導演納塔莉·吉洛姆說。
    接檔《瑪蒂爾達》,2020年初經典音樂劇《追夢女郎》等將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演。緊隨其後的是更加豐富的原創音樂劇展演活動。
    上海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林宏鳴說,上海在音樂劇產業管理及劇院管理方面,也開內地城市風氣之先,而今大家談起音樂劇時更多的是追問劇目管理的細節,或是產業人才培養的可持續,這都是行業發展到新的階段,一些規律性的話題。
 「相信在上海,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打造出亞洲一流的音樂劇產業品牌。」馬晨騁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