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8年12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金嗓子」花旦倪惠英:粵劇就是我的終身使命 
    【中新社廣州12月15日電】(中新社記者 李淩)“我們的戲曲精粹從來都是靠一代代藝人口耳相授,現在老一輩藝術家已經越來越少,再不及時搶救整理就來不及了。”名揚海內外的粵劇花旦倪惠英,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很多古老劇種的消失,都是因為沒有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她目前正致力于梳理粵劇表演的程式、排場、古老唱腔等,編撰成書。
    1956年出生於廣西南寧的倪惠英,是廣州粵劇一團當家花旦,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戲劇節第十四屆"梅花獎"得主,被業界和觀眾譽為“金嗓子”“小麴王”。
    在廣州西關聽著粵劇長大的倪惠英,從小就是學校文藝骨干,14歲那年,廣州粵劇團到學校招生,倪惠英自此成為一名職業演員,向夢想出發。
    倪惠英進團後,唱、念、做、打四大功夫一樣都不敢懈怠,“練到腰椎勞損,韌帶撕裂,腳腫得像一個大鴨蛋,但咬咬牙還是繼續堅持”。正是那段艱苦而又枯燥的練功歲月,為她日後的登台打下堅實基礎。
    倪惠英笑言自己是幸運兒,15歲就當上了主角,跟粵劇大佬倌陳笑風演對手戲,分別飾演《紅燈記》中的李鐵梅和李玉和。
    自此,倪惠英猶如穿上“紅舞鞋”再也停不下來,一部部戲排演不斷,以獨有的清新綺麗、婉轉傳情的藝術風格在粵劇上獨樹一幟,20幾歲就成為名揚粵港澳的粵劇名伶。
    “在那個粵劇鼎盛的年代,祗要自身功夫到家,觀眾便蜂擁而至。”倪惠英表示趕上了粵劇的黃金時代。每次下鄉演出,周圍十里八鄉的老百姓都打著火把趕來聽戲。
    1976年後,粵劇團開始排演傳統戲《楊門女將》,倪惠英飾演主角穆桂英。“觀眾們圍著中山紀念堂排隊買票,人多得不得了。”粵劇當年的風光給倪惠英留下深刻印象,“戲迷們太瘋狂了,一天演幾場演了整整30天,依舊場場爆滿,我作為主演想買兩張票給家裡人看,都買不到好的位置,真正的一票難求。”
    倪惠英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們開始走出國門,常常是剛從農村演出結束,就坐上飛機前往日本、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甚至非洲的毛里求斯,哪裡有華僑華人,哪裡就有粵劇舞台。倪惠英至今還記得,一次在新加坡演出,一位觀眾把36場的票都買了,連看36場。
    倪惠英認為粵劇不能因陳守舊,提出粵劇都市化等創新思路。2002年,由倪惠英策劃並主演的粵劇《花月影》公演,旋即成為中國戲劇界關注的焦點,被戲劇專家譽為“粵劇在社會轉型期的代表作”。該劇首演至今十數年曆演不衰,倪惠英也成為繼紅線女之後又一位粵劇表演藝術的代表性人物。
    多年來,倪惠英一直致力于把粵劇推向校園、推向世界。她還參與網絡音樂直播節目,希望通過新興的互聯網渠道,向不同的受眾群傳播傳統音樂。她認為,作為優秀的綜合藝術,粵劇一直沒有做好理論上的整理提昇,導致很多東西失傳。近年來,在她不斷呼籲和主導下,《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的編撰工作得到了政府重視和全粵劇界支持,“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應該有文化自覺和使命感,于我而言,粵劇就是我的終身使命。”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