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16年08月02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牡丹亭與《牡丹亭》傳唱數百年的故事

    【新華社南昌7月30日電】(記者袁慧晶  李美娟)在江西西南的邊陲小縣大餘,有一處草木繁茂的園林,其內矗立著一座造型別致的亭子——八角形重檐,16只檐角飛翹,勢若淩空;葫蘆寶頂分出八道頂脊,青瓦蓋頂;底層內外各八柱,正門懸「牡丹亭」字樣匾額。
    今年7月29日是中國明代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週年整。湯顯祖曾自評「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他的戲劇經典代表作「玉茗堂四夢」中以《牡丹亭》影響最為長遠——不但被後人用多種聲腔演繹,還有日、德、法、英等外文譯本傳播於海外。今年8月,江西省贛劇院還將在英國愛丁堡藝術節上表演贛劇版的「玉茗堂四夢」。記者日前重訪《牡丹亭》故事的發源地,了解這座亭和它背後傳唱數百年的故事。
    「這裡先後吸引300多位知名人士慕名前來題詩作畫,其中包括葉聖陶、巴金、冰心、艾青、曹禺、田漢等人。」大餘縣縣誌辦工作人員鄧思喜說。
    湯學研究者謝傳梅翻閱諸多史料後發現,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提及「南安府」「江右南安府」「梅嶺」「梅關」「大庾嶺」數十次,而大餘縣古稱大庾縣,明代南安府統領大庾、南康、上猶、崇義四縣,府衙設於大庾,依此基本可以判斷《牡丹亭》中故事的發生地是南安大庾。
    另據史料記載,萬曆19年(1591年),湯顯祖被貶謫到南海之濱的徐聞,兩年後又遷升浙江遂昌知縣,在這一去一返當中,經過大庾梅嶺。如今在園林中,還能見到當年從中原到南粵的交通要塞——南岸東山大碼頭;400年前,古人在這裡肩挑手扛上岸越梅關,或是換乘船舶改走水路回中原。
    鄧思喜介紹,湯顯祖兩次途經南安大庾,這裡獨特的地理位置給湯顯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升遷那次恰逢枯水季節,河內行船不便,讓湯顯祖滯留大庾縣長達月餘,有了時間去拜訪好友、了解風土人情。
    謝傳梅經考證發現,早在南宋,學者洪邁在《夷堅志》中記載過兩則大庾的民間傳說,其一是府衙小姐因戀情而死,葬於後花園梅樹的故事;其二是府衙小姐愛上成精的番蕉,遭父親反對後投井自殺,又還魂與人相戀的故事。而明初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故事對南安傳說進行了擴展,而目前學界多認可《牡丹亭》改編自這一話本。
    鄧思喜認為:「南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淳樸的社會風情,是湯顯祖醞釀《牡丹亭》,把故事發生地定在這裡的重要環境因素。」江西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萬葉介紹,《牡丹亭》完稿於萬曆26年秋(1598年)。數百年來,《牡丹亭》因崑曲推廣而家傳戶誦。
    「宋代以前的府衙是沒有園林建築的。南安這樣的交通要塞,往來官員甚多,常因水位被迫滯留,為讓這些官員有個好心情,府衙開始修建園林景觀。」鄧思喜說,在湯顯祖《牡丹亭》戲劇風行後,南安府後花園景致逐漸聞名於世,一說「文因景起,景由文傳」。
    鄧思喜還告訴記者,眼前的牡丹亭公園是1996年至1998年政府在縣城東山旁「依書造景」重建的。但根據史料記載,南安當時的農耕環境、驛路、官衙後花園景觀建制都與《牡丹亭》劇本中描述得十分相似。記者了解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修的牡丹亭景觀依然迎來參觀熱潮,成為文人、遊客體味牡丹亭劇情的地方。
    目前大餘縣正在重新整修牡丹亭公園。「政府投入8000萬元,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在原有牡丹亭十景的基礎上,新建遊客中心,同時將公園附近的東山正覺寺納入打造範圍。」負責籌建工作的大餘縣城投公司董事長劉小平說,未來牡丹亭文化會成為展示大餘形象的一張名片。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