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3月0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華文化憑什麼走進世界
    【中新社瀋陽1月26日電】(中新社記者  王景巍)在歷史長河中,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都曾給對方深刻刺激和影響,各自發展軌跡也都留有對方的印記。儘管東西方文明在價值硬核上並不相同,但都是人類美和智慧的結晶。數千年來,中華文化憑藉什麼力量走進世界,並在中西文明交流交往中實現和諧共生?
    歷史文化學者、瀋陽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武斌近日就此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如何從世界文明的角度認識中華文明,深入理解中華文明賦予世界文明的價值和意義?
    武斌:中西方從物質領域的交換和交流,發展到藝術、思想、文化層面的交流與共用,中華民族創造的精神文化產品逐漸走進歐洲大陸,成為“公共財產”,成為“世界文化”。對西方來說,東方文化作為一種神秘和神奇的文化想像,是深藏于歷史文化心理深處的一種記憶。正是在深入瞭解西方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回到當年中西方文明交流的盛大景象中,才能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對西方文明的激勵與開發。
    討論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要瞭解到中華文化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獨自成長的,而是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在與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交流、對話和相互激蕩中成長發展的。 作為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華文化非常重要、舉足輕重。從本國、本民族之外的角度來認識中華文化,從“他者”視角也就是從世界文明的高度來認識中華文化,必然會更加全面深刻,也更加能瞭解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據的地位和影響。
    中新社記者:中華文化憑藉什麼力量走進世界,並在中西文明交流交往中實現和諧共生?
    武斌:一個國家的文化對世界產生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綜合國力。在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上,出現過幾次非常耀眼的傳播高潮,當時的出現各有其原因和特點,但共同特點和規律是都出現在中國國力強盛、疆域廣大、和平發展的時期。漢、唐形成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大帝國,蒙元更是一個世界性大帝國,歐亞大陸交通大開,而至明清之際,特別是康乾盛世,更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最後高峰。國力強盛帶動當時社會、文化各領域的創新和進步,由此出現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高勢能文化吸引來自全世界民眾的關注,並主動前來中國學習和瞭解中華文化,積極向優秀文明靠攏。而從接受方來說,尤其是在本國社會文化發展處在大變革、大動盪的時期,外來優秀文化更能產生巨大吸引力和影響力。比如,日本經歷過大化革新之後,才逐步從戰爭不斷、經濟落後、文化貧瘠的奴隸制社會過渡到封建制社會。此時博大精深的盛唐文化,對當時的日本產生了強大吸引力,其主動攝取中國先進文化的意識也越發強烈。
    中華文化在海外廣泛傳播並產生深遠影響,從中華文化自身來說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要,在於中華文化的豐富性。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智慧,突出表現在豐饒的物產上面,例如絲綢、瓷器、茶葉三大物產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物質到精神,從生產到生活,從政治到藝術,從宗教到民俗,都或多或少、或遠或近,傳播到海外,對世界各民族文化產生各方面影響。
    其次,在於中華文化的開放性。縱觀幾千年中華文化發展的總趨勢,開放性使中華文化保持一種健全的文化交流態勢、文化傳播和輸入機制,而這正是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所在。(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