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10月1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辛亥革命先輩後裔及華僑等
在武漢向孫中山先生像拜謁


    【中新社武漢10月10日電】(中新社記者張芹李雪峰)秋日的武漢氣溫驟降,雨中的“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在綠樹掩映下更顯莊嚴肅穆。10日下午,參加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的辛亥革命先輩後裔及海外僑胞代表等,在“紅樓”會議廳內面向孫中山先生畫像舉行拜謁儀式。
  因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武漢也被稱為“首義之城”。110年後,遍佈武漢的眾多辛亥遺址遺跡,仍能完整地向世人訴說那段風雲激蕩的歷史。
  當日,嘉賓參訪團先後來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及起義門等地,尋訪武漢辛亥革命首義印跡,緬懷革命先驅。
  “紀念辛亥革命,除了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傳承和發揚辛亥精神。”蔡元培曾侄孫蔡建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而英勇奮鬥,如今中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先輩們當年的理想得以實現。
  在“紅樓”正對面,矗立著一座三層樓的紅色建築,那是武漢市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漫步于博物館中,年近80歲的黃力工不時駐足仔細閱覽館藏陳列,他是黃興的孫子。
  “每次來武漢都倍感親切。”黃力工說,直到今天這座城市依然保留以“黃興”命名的道路以及銅像。在他看來,紀念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通過這些遺跡遺址讓更多後輩瞭解先烈們不懼生死的理想和信念,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位於武昌城南邊的起義門,原名為中和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當晚,湖北革命黨人首先控制占領的地方。站在城樓上祖輩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看著眼前川流不息的車輛,武昌起義總指揮吳兆麟長孫吳德立感慨良多。
  “在我看來,爺爺是一個低調正直的人。”吳德立告訴中新社記者,辭去軍職後,祖父熱衷公益事業,曾督修樊口大堤等水利工程,並捐資修建武昌首義公園,用以紀念和撫恤殘疾戰士的生活。現如今,作為吳兆麟基金會會長的吳德立希望繼承祖父的事業,通過基金會幫助更多人。
  辛亥後裔、台灣薪傳國際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李維鎮此次向辛亥革命博物館捐贈曾祖父李根沄傳記。他說,辛亥革命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也希望通過這些紀念活動促使兩岸同胞情感交流,推動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