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8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國博館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答問表示王春法 
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出去」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中新社記者 鄭巧)如何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如何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春法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從文博機構實際工作出發,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中華文化走出去,除了形式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理解其中承載的文化內涵。
    中新社記者:國博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肩負著促進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職責,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傳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您覺得中國的文博機構應如何適應當前國際環境,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王春法:國家博物館是集中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推動文化走出去,既是賡續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發展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形象、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提高國際話語權的需要,是國博義不容辭的責任與使命。
    近年來,國博把走出去作為全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深化不同層次的文明對話,構建起了立體化、全媒化、分眾化的國際傳播體系。
    中國在政治制度、文化傳統等方面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差異,一些西方媒體至今仍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西方對中國的偏見、誤解、甚至是挑釁,是文化交流互鑒的阻礙。
    為了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我們需要以國際化表達,從世界歷史的發展中看中國貢獻,從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國的現狀,站在世界的角度為中國辯護。中國的文博機構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更自信的立場與國際博物館同行交流互動,參與到國際的文化傳播中去,推動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中新社記者:您覺得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具體存在哪些問題或者說需要改進的地方?
    王春法: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一個特別緊迫的問題。目前來看,在文化交流方面,引進來的多一些,走出去的相對少一些。特別是我們自主策劃、在國際上能帶動大家對中國有全新認識的活動,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少。
    從博物館的工作來說,到國外辦展是一個重要的方式。長期以來,展覽也是引進的多,出去的少,而且出去的是以古代的展覽為主,近現代的展覽很少,反映新中國巨大變化的更少。 要走出去,我認為應該塑造一個系統的、立體的、完整的中華文化形象。中國除了是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國,還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非常有活力、前景光明的一個國家。關於這個形象的塑造、推介,做得還不够。
    另外,中華文化走出去,除了形式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理解其中承載的價值理念、思維方式,即文化內涵。比如包餃子,意味著中國人對團圓的追求,這是中國與西方不一樣的文化。當包餃子這種形式走出去的同時,其中的內涵能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我們要努力與探究的方向,就是讓文化內涵被更多人理解。
   中新社記者:您剛提到,現在海外辦展是以古代的展覽為主。在我們的印象中,也是古代文物比較能引起海外觀眾的興趣,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
    王春法:傳統來說,古代文物的展覽更能引起海外觀眾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海外博物館的中國專家們的學術背景以研究古代文物的居多,研究近現代文物的非常少,所以國外博物館對於中華文明的展示和收藏均以古代文物為主。
   海外觀眾對於中華文明的瞭解從國外的博物館而來,所以對於中國古代的文物更為熟悉,更覺親切。
   近現代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我們的革命文化,對於海外觀眾來說是很陌生的。近20年來,由於資本市場的介入,中國的當代藝術也獲得了很大的國際關注。
   但是由於中國當代藝術受國際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影響太大,所以對於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體現,有時候很片面甚至是負能量的。
   可以說,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一直存在一種獵奇心態,而我們也曾有意無意地迎合這種的心態,缺乏導向。實際上,不應該是別人喜歡什麼,我們就給他送什麼,而是我們認為這是美的、有意思的,再用能聽得懂的語言講給他聽,打動他。(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