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6月2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端午宅家「雲」上過
國人重識傳統防疫智慧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中國端午節,正值北京疫情防控關鍵期,25日至27日的假日中,全球各國仍在與新冠病毒苦苦對抗。而不少國人宅在家中“雲”上過節,躲避這場疫情,也重新認識了中國古人的智慧,體會到傳統習俗中驅毒避瘟的深意。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25日指出,端午假期正值這次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北京必須保持戰時狀態,廣大市民要積極配合相關防疫要求,做到非必要不出京,堅持戴口罩、不聚會、不聚集、不聚餐、勤洗手等健康行為。
    為了讓民眾宅在家中過好節,據央廣“經濟之聲”報道,北京推出“雲彩朵朵”線上八項主打活動,包括“千帆競渡共奔小康”線上龍舟賽、“粽享端午”包粽子PK、“百年老字號旺舖雲逛街”等。各大公園也開展“雲上端午”文化體驗活動。各個社區還紛紛舉行包粽子線上視頻直播課、艾草香囊DIY活動等。
    其他省份也有不少“雲上”活動。如湖北省秭歸縣舉辦了屈原故里VR雲上端午習俗館、端午文藝作品線上徵集等“雲活動”;在山東省郯城縣的非遺傳習大課堂,傳統手工藝人和中醫師通過網絡直播平台,向民眾傳授驅蚊香囊的製作方法。
    《科技日報》的文章稱,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端午節就是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抗疫節。其範圍不僅涉及南方也涉及北方,不僅漢族家家戶戶過,很多少數民族也都從古到今慶祝這個節日,更是中國第一個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共青團中央”微信公號、新華視點等新媒體特別請教中醫藥學專家,梳理相關知識,為網友們闡釋端午節傳統習俗的健康養生意義:
    端午節是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農曆五月初五),民間稱其毒月毒日,是毒蟲毒物開始出沒的時期,氣候多悶熱、潮濕,所以要特別注意驅毒避瘟,降溫解暑。
    於是,古人有五月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百姓也會將艾葉、菖蒲懸于家門或點燃煙熏,而艾草本身能溫經散寒、止咳平喘,煙氣還可驅散蚊蠅,淨化空氣,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
    山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胡蘭貴近日對媒體談到,中國老百姓在端午節時戴的香囊,也具有祛邪除濕、避穢除瘟的作用,其氣味通過口鼻黏膜、肌膚毛竅遍佈全身,使氣血流暢、臟腑安和,從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防病保健。
    微信公號“康保文藝”還詳細介紹傳統香囊常填充的中藥,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蘇、薄荷等,可提神醒腦,通九竅、防瘟病。
    據媒體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越來越多中國民眾也意識到中醫藥在抗疫防疫中的重要作用,相關產品受到青睞。端午節期間,浙江、山西等省份的一些中醫院,醫護人員就製作香囊,裝入艾葉和藿香等中藥材,贈送給當地福利院的老人和兒童佩戴。
    而端午節食用粽子也有特殊原由。從中醫角度講,粽葉性涼,能清熱活血,消腫消炎;糯米又有益氣健脾之功,所以用粽子能清熱除煩、助脾開胃,提高免疫力。
    北晚新視覺網的文章稱,端午節還是個搞衛生、除蟲害的日子。過去父母會制雄黃酒,塗在孩子們的臉上身上,並在陰暗的牆腳、陰溝、天井之處,撒上石灰、雄黃、燒酒,驅除蚊蠅毒蟲。
    央廣網在題為《端午節文化內涵的時代價值》的文章中談到,在端午節的知識體系中,以飲食為中心和藥物為中心的一系列節俗內容,本質上都是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還傳遞了長期以來被國人忽略的日常健康防疫理念。端午節俗中所表現出的人對自然的敬畏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正是時下提倡的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唯有從端午節俗中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智慧,才能讓傳統節日綻放出時代的光芒。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