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4月1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寶刀與駿馬—樹新傳奇
    【新華社西寧4月14日電】(記者馬千里、白瑪央措)「血管裡響著馬蹄的聲音,眼裡是聖潔的太陽。」對於草原民族來說,奔馳的駿馬和隨身的寶刀曾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兩樣寶物,寄託著人們對遊牧生活的熱情與嚮往。
    (小標題)寶刀
    土尕的家鄉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安衝鄉,17歲那年,他開始跟爺爺學做藏刀。每天製作兩種花樣,直到爺爺點頭為止。他說,那個年代,安衝鄉家家戶戶都有製作藏刀的匠人。安衝藏刀有500多年的製作歷史,由於工藝獨特,歷史悠久、選料考究,在藏區享有盛譽。
    38年來,土尕每天早上8點開始打制藏刀,有時為了趕工,直到淩晨2點多才能休息。他坐在一把木頭椅上,身旁有幾種大小不一的鐵錘、鐵鉗、鋼剪和鋼銼,一條細細的金線,4塊金銀模子,製作工坊裡滿是金屬碰撞的聲音。「我們挨家挨戶地推銷自己製作的藏刀,每到一戶帳篷前,先在草地上鋪好羊毛毯,然後把藏刀一個個擺放好。」土尕說,30多年前,最貴的一把安衝藏刀可以換一頭公牦牛或30多只羊。如今,隨著藏刀的工藝水平和聲譽越來越高,牧民們開始以擁有一把安衝藏刀為榮。
    安衝藏刀開始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工藝品,一件男士刀具價值1萬多元,一件女士刀具也要3000多元。
    2014年,土尕創辦了自己的工藝品公司,與50多名學徒一同入駐玉樹州扶貧產業園,那一年公司收入70萬元。「時代在變,但古老的手藝從沒有變過,刀具的打制還是純靠手工。」
   土尕展示了羊皮制成的鼓風袋,他手上各式各樣的疤痕清晰可見,右手無名指少了一截。「燙傷、磨破皮和指甲受傷是常有的事。」他笑著擺了擺手。
    (小標題)駿馬
    今天的藏區,賽馬會成為一年一度的草原盛會,帳篷星羅棋佈地紮在草原上,賽馬、賽牦牛、藏式摔跤、射箭等活動精彩紛呈。
    「還有最後一圈。」53歲的才哇揮動手中的哈達,向正在奔馳的騎手喊著。在距離玉樹市60多公里的隆寶鎮,50多名騎手正在為一場賽馬會做熱身準備。「他就是‘青龍’的主人,所有人都希望賽場上能出現第二個‘青龍’。」隆寶鎮代青村黨支部書記代江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末,才哇曾和愛馬「青龍」馳騁賽馬場,在青海、西藏、四川藏區的賽馬會上多次獲得冠軍。
    「有人曾出60萬元要買我的馬,我沒賣,因為它是我的家人。」才哇說。過去,馬匹還是牧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清晨,牧民騎著駿馬趕著牛羊去放牧,夜晚披著晚霞回到自己的帳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摩托車、小客車逐漸成為草原牧民代步和放牧的工具,馬匹的飼養越來越少。
   近年來,承載著人們對駿馬深厚情感的賽馬會蓬勃興起,這不僅抬高了駿馬的身價,也給人們帶來了商機。如今,僅隆寶鎮一年就有7場賽馬比賽,每年有100多匹良種小馬駒誕生。
47歲的昂文西然和兒子牽著自家的兩匹駿馬悠然走來。昂文西然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今年他註冊了文化旅遊公司,計劃在隆寶草原打造藏式帳篷城,發展馬產業,吸引遊客騎馬、射箭、做酸奶、打酥油,體驗藏族傳統生活。
    「我家有130頭牦牛,去年蟲草收入7萬多元,賽馬獲獎3萬元。」牧民江才說,自己有一匹名叫「黑龍」的良馬,每年配種可收入14萬到20萬元。
    「黑龍」的皮毛黝黑髮亮,脖頸挂著一排鈴鐺,馬鬃被哈達係著,高高立在頭上,奔跑時束著的馬尾上揚,速度極快。
    在廣袤的玉樹草原,「擁有一匹良馬、佩有一把寶刀、具有善良英勇的性格」,是無數康巴漢子的追求。
    如今,儘管生產生活已發生巨大改變,但藏刀與駿馬作為陪伴遊牧民族千年來的「寶物」,仍承載著人們對草原與歷史的深厚情感,書寫著草原新生活。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