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2月2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疫情期間「持續在線
實景文藝演出也搬到線上
內蒙烏蘭牧騎隊員在家表演節目亦上網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雖遠在西安,文博愛好者李斌使用自己的VR設備,「走進」了千里之外的故宮博物院。「跨」過朱漆門檻,「邁」進養心殿,香爐四週煙霧氤氳,連宮殿座椅上織物的褶皺都清晰可見。
    這是故宮博物院推出的「V故宮」項目,通過三維技術網絡呈現故宮內的養心殿、靈沼軒、倦勤齋等。「這彌補了現場參觀的不足。」李斌說,在現場參觀,一些隱藏的空間難以到達,宮殿內部陳設的細節也不易觀察,這些現在都可以在虛擬現實空間中以不同視角進行體驗。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避免人群聚集導致的傳染風險,中國各地博物館相繼閉館,多項原定在春節期間推出的文化展覽也臨時取消。與此同時,中國各地通過拓展線上內容等方式,在疫情期間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持續在線不打烊」。
    「我們想用豐富的線上活動把博物院的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讓廣大朋友在抗‘疫’的同時增長知識,滿足文化需求。」內蒙古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烏蘭托婭說,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院近日推出線上講解講座、實景展覽和文物鑒賞等「無接觸」活動,給因疫情防控需要而暫時關閉的文化場館打開繼續提供服務的窗口。
    據烏蘭托婭介紹,內蒙古博物院線上活動主要有專題講座直播、展廳實景講解錄播、國寶文物鑒賞等形式,內容分為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遼代歷史文化、北方玉器3個專題,展示內容包括6個核心陳列及鷹頂金冠飾、紅山玉豬龍等20件國寶文物。
    「線上博物館挺有意思,看完講解還能回答問題,鞏固新學知識。專注其中,擔憂好像也少了些。」用過內蒙古博物院線上功能的呼和浩特市民岳琦說。
在疫情防控期間,身邊多數線下圖書館、書店暫時關閉。為此,多地圖書館著手豐富「網上圖書館」資源,推出多種形式的線上公共文化服務。
    在浙江,鍾情紙質書的「書蟲」同樣可以在宅家期間手捧書卷,浸潤墨香。浙江圖書館推出的「無邊界圖書館」借閱方式,在手機支付寶、微信等小程序上設有應用。
    「讀者在線挑選後,書便可快遞直達到家。讀者讀完後,既可以開館後把書帶到相應圖書館歸還,也可快遞歸還。」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說。
    為了助力抗擊疫情,浙江圖書館還在微信小程序內設置了一個「書香戰疫」線上閱讀專欄,包括疫情防疫、公共健康、心理學類全新主題文獻156種。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如何增強免疫力等》等防疫抗疫的實用書籍廣受市民歡迎,相關書籍被「秒借」。
    褚樹青表示,浙江圖書館力求打造一個「無接觸」圖書館,以避免讀者線下借書買書的暴露風險。之所以推出防疫類書籍,是為了關注疫情期間民眾的心理健康,讓讀者獲取更多防疫抗疫知識。
    據不完全統計,太原市圖書館、深圳羅湖區圖書館等多個地方圖書館都已實現線上選借圖書快遞到家服務。湖南、湖北、遼寧、甘肅等10省也把圖書館搬到了支付寶手機應用上,讓讀者宅家期間也能在線閱讀汲取知識。
    多所中國高校也拿出了自家名師名課,與全社會共享「網絡課堂」。清華大學聯合微博推出了「宅家」雲學堂,不僅包含社會學、線性代數、國際政治、中國金融體系等學術課程,也有防疫心理、聲樂藝術、溝通技巧、公共演講等通識課程,以及柯潔圍棋課、「清華食堂特色菜配方大揭秘」等興趣課。
    一些地方則將實景文藝演出搬到線上,擴大觀眾覆蓋面,用線上文藝豐富人們的居家生活。
    內蒙古自治區的相關部門組織各地烏蘭牧騎隊員在家中創作、表演文藝節目,並拍攝短視頻,在抖音等互聯網平台及內蒙古廣電網絡點播平台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專區進行展示。
    目前,這一專區覆蓋100萬個家庭,已有31支烏蘭牧騎隊伍表演的176個節目上線,節目時長1200分鐘。(記者于嘉 楊一苗 劉翔霄 張璇 王任遠)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