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
民族舞劇《唐卡》在港演出
頌揚高原「三世」愛情與藝術追求
【香港中通社7月2日電】(記者 韓璇 張瑞絲)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青海民族舞劇《唐卡》於7月2日在香港演出。該劇以貫穿三世的高原男女愛情故事,呈現獨具風情的藏文化和雪域高原的藝術追求。
舞劇《唐卡》以年輕唐卡畫師與高原姑娘梅朵的三生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年輕的唐卡畫師以生命作畫,拒絕了梅朵求愛,但梅朵始終相守在側,研磨顏料,與他一世又一世地共同守護唐卡。
舞劇藉此隱喻青海一代又一代人虔誠傳承著歷史悠久的唐卡繪畫藝術。
舞劇《唐卡》在敘事上採用“前一世、又一世、這一世”的獨特結構,將藏文化完全融入到舞台佈景中,巧妙地將流逝的時光、雋永的真摯情感透過別具藏族風情的舞蹈等藝術手法轉化為視聽語言,傳遞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該劇總導演邢時苗表示,舞劇通過不同角度描述唐卡畫師的精神世界,虛中有實,實中又有虛,非常講究。他希望由此讚頌高原上為唐卡奉獻青春的質樸藝術家,及其忠貞不渝的藝術追求。
在舞台視覺呈現上,邢時苗很滿意燈光所呈現出唐卡世界和青藏高原的遼闊天地,“唐卡是用礦物質和植物染色,所以色彩可千年不變”,他將唐卡稱作“珍貴的瑰寶”,能夠將其透過舞台語言重構並展現在觀眾面前,他感到非常興奮。
邢時苗還透露,舞劇從創排到演出共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主創團隊經歷艱辛的創作過程。他坦言,其中一大困難在於一百多演員的龐大團隊需克服高原反應。
當晚看完演出的香港市民歐先生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訪問,意猶未盡地回味最令他感到震撼的畫面是,在寺院前舞者用肢體連成流動曲線,好似千手觀音。他對演出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具較高藝術價值。他稱,這次演出讓他近距離接觸藏族文化,並萌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