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3月2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書院復興綻放傳統文化之美
    【中新社福建武夷山3月22日電】(中新社記者 龍敏)書院,誕生於中國,影響及世界。
    唐宋以來,書院為中國的教育、學術、藏書、出版、建築等事業的發展,對民俗風情的培植、思維習慣及倫常觀念的養成等作出重大貢獻。隨著中外人員、文化雙向交流日漸增多,書院制度也逐漸走向海外,促進中華文明與當地文化結合,助力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向前發展。
    書院是一種怎樣的文化符號?如何在保護中傳承,在世界文明美美與共中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朱子學會顧問、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客座教授朱清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書院之于中國,是怎樣的一種文化符號?在中國,書院有怎樣的發展歷程和精神內涵?
    朱清:書院作為中國歷史中特有的教育組織,發端于唐代,雛形是東漢儒者研修“五經”的私家精舍。早期書院多屬民辦,體現孔子“有教無類”的主張和庶民讀書的權益。
宋代“新儒學”代表朱熹,開創了書院理學一體化與書院制度化交相輝映的格局。自此,書院主講“四書”,立德樹人,形成旨在培養富民強國、經世安邦之士的教育方針。
中華文明綿延不斷歷久彌新,離不開書院對儒家道統的持守。至清代,中國書院總計7500多所,遍佈神州。在1300多年社會轉圜中,書院興衰流變,但其藏書、講學、著述、奉祀先儒等教化功能一以貫之;其傳承、傳播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影響了千餘年中國的命運。
    中國書院與理學一道“繼往聖、開來學”,共同擔起“治國平天下”的使命,對中華民族融合發展和鞏固中國“大一統”,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書院既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賡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既是中國教育發展的產物,也是華夏聖賢的偉大創造。
 
    中新社記者:為何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被稱為“書院文化集大成者”?位於福建省南平市的考亭書院,在中國書院文化中有何重要地位?
    朱清: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世尊“朱子”,是理學集大成者,也是書院文化集大成者。其誕生至終老,包括童蒙、治學、仕進、授業、著述等大部分時光,都在福建度過。
    書院文化的集萃是在書院理學一體化中實現的。朱熹一生創辦、修復和讀書講學的書院多達60多所。南宋之初,為救亡圖強、護衛國祚,朱熹在岳麓書院“朱張會講”期間和重建白鹿洞書院之際,分別制訂書院學訓“忠孝廉節”和《白鹿洞書院學規》(又稱《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中國學府立訓的開端和中國教育的首部章程,由此確立了德育為先、基本完備的書院辦學規制。依循上述學訓學規,朱熹在閩北先後自辦寒泉、雲谷、武夷、考亭四所書院,留下他和弟子復興書院、構建理學的歷史印記和文化豐碑。
    在朱熹自辦的書院中,考亭書院具有歷史性意義。朱熹在此修撰《四書章句集注》,完成理學體系構建,培養理學菁英“數百千人”,形成彪炳中華文明史册的考亭學派。
    考亭書院原稱滄州精舍,建於1192年,位處閩北建陽的“望考亭”之地,1244年宋廷賜其名“考亭書院”。考亭書院是朱熹創辦的最後一所書院,也是其晚年的定居之所。其間,朱熹被朝中佞臣誣為“偽學魁首”,遭受政治迫害,但他在逆境中堅持講學著述,抗惡護道,矢志不渝。彌留之際,他仍抱病修訂《大學•誠意》和《楚辭集注》,發出護國濟民絕唱。辛棄疾祭曰:“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雖然當時考亭學派的建築規模,遠不能與北宋四大書院相比,但學界認為,若以其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影響而論,足以與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座著名書院相提並論。
    考亭書院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在於其自身價值,是朱子理學集大成和考亭學派進入成熟期重要標誌,為理學史上重要里程碑;二在於其社會感召力,是南宋時期中國理學研究中心,由此帶動理學和書院在各地的興盛,促進全中國文化教育的空前發展。
    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中,考亭書院再現生機。2019年秋,考亭書院進行了整體規劃和重建,重建後占地總面積300畝。近年來,考亭論壇每年舉辦一屆,探索“中華書院復興及其當代價值”新路。
 
    中新社記者:當下,中國何以興起書院熱?在書院熱中,如何更好弘揚書院文化,推動書院復興、走向世界?
    朱清:書院是華夏先民的精神家園。如今,這種傳統的教育形態,在人們的視野中再次興起。2015年,國家文物局普查書院,推進書院整體保護和利用。近十年來,中國各地復建或新建的各類屬於教育組織的書院逾3000所,且呈日益增多、方興未艾之勢。
    在福建,一批歷史上有影響、文化上貢獻大的傳統書院得以修復擴建或重建,還有大批現代書院拔地而起。其中,南平的武夷精舍、考亭書院、朱子書院,廈門的筼簹書院,福州的鰲峰書院、正誼書院,三明的南溪書院,漳州的松州書院、閩南書院,寧德的藍田書院等,追尋歷史、對接傳統,再造書院新文化。
    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書院有過輝煌,也歷經磨難。清末,帝制落幕、廢科舉,“書院改學堂”,這是古代書院生長于封建制度下的宿命。然而,書院的人文教化精神和指導方針,從舊社會的軀體中脫殼而出,在新時代新教育中延續著往昔的優良傳統。事實證明,中國能够為書院復興搭建新的舞台。
    面對新的書院熱,也必須回答“書院復興何處去”的現實命題。最重要的是,書院復興要堅持以思想道德教育為靈魂,使“繼承傳統”與“轉化創新”融通並進。
 
    中新社記者:在世界文明美美與共中,書院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中華文明與當地文化融合發展?
    朱清:中國書院在12世紀末就已傳到海外,得以在東亞、東南亞落地創辦,在朝鮮、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最盛。近年來,書院也在中外交流交往中發揮作用,成為融通古今、中外對話的新標。
    廈門筼簹書院自2009年開院以來,秉持“舊學商量、新知培養”理念,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為今用和中外文明對話。圍繞“國學論壇”開展授課、會講、培訓、游學等活動,內容形式豐富多樣,長年不斷,吸引國內外學者紛至沓來講學論道。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漢學家田浩教授在這裡感言:“我喜歡瞭解中國古人的思想和他們的思考方式。”
    2015年10月,作為中美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結晶的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正式成立。次年9月,蘇世民書院首屆開學典禮舉行,迎來31個國家的110名學生。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于廈門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參觀在筼簹書院內展出的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筼簹會晤”讓書院登上重大主場外交活動舞台,也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外國元首視野。
    中國創造書院,書院走向世界。當下,要深入挖掘書院文化寶貴資源,總結推廣書院復興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發揮書院在世界文明美美與共中的窗口和平台作用。包括定期舉辦國際性的書院論壇、講壇,實現中外學者到中國書院授學和會講的常態化;引導書院復興對接“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朱子之路”“書院之旅”等游學活動引進來、走出去;鼓勵和支持有影響的書院在海外與在地文化組織、社團共同舉辦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增進世界文明成果的互鑒共享。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