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4年02月2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伏嶺村老戲台上的童子班
    【中新社合肥2月13日電】(作者 儲瑋瑋)在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伏嶺村,有一座老戲檯沿用至今,見證著伏嶺徽劇文化近百年的興衰。農曆甲辰龍年正月初四(2月13日),伏嶺鎮新年第一台徽劇《萬花獻瑞》在這里拉開帷幕。
    “每年正月要連唱4個晚上,一晚上3台戲,一唱就是三四個小時。”80歲的徽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邵新溪回憶過去看戲的情景說道,十里八鄉的人全都擠在戲台前,潮水一般的人。 徽劇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是中國古老的劇種之一。明清時期,績溪境內常有徽戲班巡迴演出。村中一些青年與文人雅士產生組班業餘演出的萌動。1830年,伏嶺邵氏家族在村裡興建一座戲檯。1875年,邵氏組建了童子班,教習徽劇,擔綱演出。2008年,伏嶺鎮被國務院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徽劇)之鄉”。
    邵新溪曾是伏嶺第一座戲台上的“小演員”。他介紹說,徽劇在表演技藝上,將昆曲的委婉典雅、川劇的武技特色、京劇的程式化表演及徽戲特有的藝術風格等糅合在一起,並吸納了民間的雜技、武術等表演技巧,從而形成了一套渾然一體的程式化、舞蹈化、音樂化的表演體系。
    據瞭解,伏嶺第一座戲台呈徽派風格,台頂採用“廡殿頂”,是中國古建築中一種高等級的形制。因年代久遠,沒能保存。伏嶺戲檯後經歷1941年改建和1979年重建。
    與伏嶺戲台一牆之隔,是伏嶺鎮中心小學。“童子班學員是從這裡挑選的,現有19人。”徽戲童子班創辦人邵光雨說,2002年成立以來招生從未中斷,聘請邵新溪等多位老藝人執教,培養了數百位徽劇“新苗”。2008年,徽戲童子班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郎麗嫣曾是徽戲童子班的一員,戲台是她擁有最多兒時回憶的地方。她最驕傲的是,小學時扮演徽劇《水淹七軍》的表演視頻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向世界展示。
    “每周都會排練,寒暑假也不停。”郎麗嫣坦言,那時候確實很辛苦,但父母很支持,接送練戲的路上風雨無阻。學徽劇培養的舞台經驗讓自己變得自信,對家鄉的文化也更熱愛。
    現在,郎麗嫣是一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正在泰國芭提雅一所小學當漢語老師。“今年春節,打算教小學生剪紙、做中國結。”她說,希望有更多機會將徽文化傳播至海外。
    “在學校裡,徽劇的唱腔可以跟音樂結合、動作功夫跟體育結合、臉譜跟美術結合,學過徽劇的學生寫作時人物刻畫能力較強。”邵光雨坦言,伏嶺徽劇的傳承如今面臨青黃不接的現狀,當地學生多轉去縣城讀書,縣城學校也開辦了徽劇班。
    目前,伏嶺鎮正建立鎮村聯動的傳承保護機制,打造伏嶺“徽州味•道”特色小鎮,為徽劇傳承留住人才。此外,村委會還依託古祠堂,打造徽劇文化博物館,展陳徽劇服裝道具,為遊客提供徽劇表演。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很多像伏嶺徽劇這樣的文化遺產存于民間。“文化根植于民間,傳承于民間,自然也保護于民間。”邵光雨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