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5月2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莫言稱小說家應該也是劇作家
    【中新社上海5月18日電】(陳靜 胡慧中)“我希望將來人們說我是一個劇作家。這樣的話,我就跟余華和蘇童這兩個小說家區別開來了。”17日晚間,在復旦大學相輝堂舞台上,莫言、王安憶與陳思和三位多年好友同台共話,以小說蜚聲國際的莫言自稱“話劇發燒友”。
    其實,莫言對戲劇鍾情已久,他整個創作生涯的起點,是一部未發表的六幕話劇《離婚》,寫於20世紀70年代末。20年後,莫言對話劇的熱情依舊,創作了《霸王別姬》和《我們的荊軻》兩部歷史題材的話劇劇本,演出叫好又叫座。
    莫言認為,小說家應該也是劇作家;同時,每一部好的小說裡面,實際上都包含著一部甚至幾部話劇。
    “我覺得作為一個劇作家,坐在舞台下面,看著自己的劇本,在舞台上被演員演繹,這種感覺還是挺幸福的。”作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莫言,從話劇中嚐到了甜頭,近年來創作了戲曲文學劇本《錦衣》《高粱酒》等,他融入茂腔等戲曲元素的小說《檀香刑》也被改編為歌劇。
    “我寫劇本,其實是受了莫言的鼓勵。”同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安憶坦言,2001年,在前往瑞典的路途中,王安憶一直聽莫言講話劇《我們的荊軻》的故事,對寫話劇躍躍欲試。
    莫言當天透露,將於5月底或6月初出版的新書《鰐魚》,也是一部話劇劇本。莫言說,14年前,他就開始構思這一劇本。“《鰐魚》這個題材本身是具有挑戰性的,它看起來是一個反腐敗題材的戲劇,但是我想它的根本還在於寫人。”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思和認為,莫言和王安憶兩人創作的不同之處在於:莫言以前的作品多寫鄉村,這次寫了城市生活環境中的作品;王安憶成長于城市,主要的作品場景在上海、在城市,寫到鄉村就格外出色。
    “寫城市也好,農村也好,最終是落實到寫人性。”莫言坦言,“祗有瞭解了某一個群體的一種獨特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態,才可以寫得深入透徹。其實現在,鄉土文學與城市文學的界限,變得逐漸模糊了。”
    當晚,三人妙語連連,全場氣氛輕鬆愉閱。王安憶評價莫言的作品中有“生物鏈”,他的世界裡有好多動物,比如:鰐魚、蛙、牛、狗。 “做夢經常夢到以前放過的牛。”對此,莫言笑稱,在生活中有很多與動物相處的例子,便將這些生活經驗運用於文學創作之中。
    “農業社會、農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與動物和諧共生。”
    “寫你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東西。”莫言說,錘煉語言,挖掘人物的特殊性,結合自己最強烈的、最真切的感受,不要管鄉村和城市,想往哪裡寫就往哪裡寫。
    回顧40多年的文學創作經歷,莫言對記者坦言,有過多次被退稿、拒稿經歷,並非一帆風順。對文學的熱愛,對自身才華的自信,讓莫言一路堅持下來,筆耕不輟。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