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5月2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西方媒體反華敘事為何歇斯底里

    【新華社吉隆坡5月24日電】(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汪藝)“西方媒體反華敘事為什麼會歇斯底里?是受意識形態偏見所驅動。”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錢德蘭·奈爾日前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基於自身多年跨東西方的親身經歷和一線觀察,奈爾直言,一些西方媒體步調一致抹黑中國,根源在於其種族主義和“白人特權”思維。他表示,世界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輿論戰,人們“需要更多非西方消息源”。
    奈爾說,作為沒有按照西方模式發展的國家,中國為何可以發展這麼快、這麼成功?“西方媒體對此並不理解,甚至不願意試圖去理解,其反華敘事最大特點是受意識形態偏見驅動,用虛構事實不斷攻擊中國,並由此陷入歇斯底里,種種套路已讓人厭煩——要麼宣揚‘中國威脅論’,要麼凡事拉中國‘背鍋’。”
    “為什麼中國是威脅?他們並沒給出解釋。”面對西方媒體毫無證據支撐的反華敘事,奈爾常常感到困惑和氣憤。“難道就因為中國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我不理解為什麼這會成為一個問題。”
    奈爾說,西方媒體從攻擊中國經濟進而攻擊中國政治體制,在他們看來,“必須妖魔化中國和中國共產黨”,但他們無法拿出證據。“中國共產黨是在治理自己的國家,又不是在治理他們的國家。況且,看看各自的發展數據吧。”
    奈爾認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傲慢和偏見、步調一致的抹黑行為,根源還在於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目的在於繼續在全球維持其“白人特權”。當西方幾個世紀來第一次面對一個實力相當的非西方文明,偏執于“我是老大”的美國不願接受這一事實。美國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是出於其私利,其內心戲是“這是我們的秩序,不是你們的秩序”,更不允許其他類型秩序出現。
    奈爾舉例說,西方媒體故意把斯里蘭卡債務問題和中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捆綁起來,斯方不得不出面澄清事實並非是西方媒體所描述那般。“西方媒體就要這樣不斷妖魔化中國。”
    上世紀90年代移居中國香港後,奈爾已走訪大半個中國。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地區,從鄉村城鎮到一線都市,他近距離觀察中國幾十年來翻天覆地的發展,以及中國政黨、政治體制在其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奈爾認為,西方媒體的反華敘事恰恰暴露出他們對中國缺乏應有認知。
    2019年,中國香港發生“修例風波”,一些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更讓奈爾瞠目結舌。“我當時就在香港,但看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中的香港,還以為(和我看到的香港)不是同一個地方。”
    奈爾在擁有多種族、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長大。為了解中國民族政策,奈爾特意訪問了中國的多處少數民族地區,感受到當地人對國家的認同。奈爾指出,西方媒體對新疆的負面報道“更是徹頭徹尾的謊言”,“識破這樣的謊言可不需要動用一個火箭科學家的頭腦”。
    開齋節前,奈爾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條不同國家穆斯林如何慶祝開齋節的視頻,開篇就是中國西安的場景。“當我把這個視頻分享給一些朋友,他們竟然問,‘這是中國?’”奈爾給朋友的回覆是——“你們真該去中國親眼看看”。
    馬來西亞曾是西方殖民地,奈爾回想自己年少時也曾落入西方媒體編織的信息繭房。成年後,他到非洲生活和工作,更深刻認識到西方殖民統治對世界的剝削和控制,以及西方媒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奈爾認為,西方媒體種種攻擊套路不僅針對中國,他們今天的目標是中國,明天就能針對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     “我不是傻子,我知道西方媒體當初關於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道是如何歪曲事實的。”奈爾進而強調一個無奈的現實——西方依然影響著當今世界,尤其是憑藉技術優勢,西方媒體仍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國際輿論。
    奈爾指出,人們應該意識到,世界正面對一場前所未有的輿論戰,他希望今後能看到更多來自亞洲、非洲和中東等地區媒體的報道。
    “我們需要更多非西方的消息源,讓讀者更多了解全球問題,避免淪為西方輿論戰的犧牲品。”他說。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