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3年02月2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華夏民族演進及升華到中華民族
     【中新社昆明2月6日電】(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中國人常以華夏民族自居,又常常以“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作為信條。究竟何謂“華夏”?華夏民族是怎樣形成的,又如何演進和上昇為超越族際的更高層次的認同?華夏認同的不斷昇華,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帶來怎樣的啟示?中新社“東西問”專欄就此獨家專訪中國民族史學會副會長劉正寅,從解析華夏認同中探尋歷史的價值。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我們常以華夏兒女自居。“華夏”一詞是怎麼來的?最早出自哪裡?
    劉正寅:就目前所見文獻看,“華夏”一詞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一語。這裡的“華夏”即具有族類的含義。《左傳》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但近人多認為是戰國前期的作品。
    “華夏”一詞雖見于《左傳》,但華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早在西周時期即具備雛形(也有人主張在夏代或更早)。更早的文獻往往以“夏”“區夏”“諸夏”或“中國”指稱形成中的華夏民族。
   從考古來看,華夏族發源於黃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時代,分佈于黃河流域的各部落經過長期的交融發展,逐漸形成了炎黃集團與太昊少昊集團。二者進一步交匯融合,發展出夏、商、周三族。至西周時期,以中原為中心,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並吸收其他部落集團的成分,形成了華夏民族共同體的雛形。
    中新社記者:雛形形成後,華夏民族又經歷了怎樣的演進?
    劉正寅:華夏民族的雛形在西周形成,隨著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確立與發展,華夏民族進一步吸收、融合邊疆民族,發展成為人數眾多的漢民族;成書于西漢的《史記》建構起華夏正統譜系,並以此為中心將全國統在一起,確立了歷史的統一觀與正統觀。緊接著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民族大遷徙、大融合趨勢加強,尤其是匈奴、鮮卑等內遷各民族以華夏正統自居,積極學習漢文化,而大量漢人的南遷又促進了漢族與南方各族的交融與漢文化的發展,使得民族共同體的整體性和向心力日漸增強,迎來了隋唐更大規模的統一。唐王朝在繼承中原傳統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勵精圖治,取得了空前的統一與繁榮,促進了大一統政治下各民族交流與融合,加強了各民族的華夏認同。此後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並立背景下,各民族進一步交融發展。遼、金、西夏雖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都自認華夏;華夏認同發展為超越族類文化認同之上的更高層次的認同。元朝作為中國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全國性政權,打破分裂割據時的此疆彼界,將各民族置於一個大熔爐中,強化了華夏作為超越族類的共同體意識。此後,歷經明、清時期各民族的交融發展,華夏作為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認同,成為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共同身份標誌。近代,面對列強侵略,這一共同體意識日漸清晰,並在救亡圖存的民族解放鬥爭中進一步昇華,化為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力量。
    中新社記者:近代又產生“中華民族”這樣一個概念,它和華夏認同有何異同?
劉正寅:“中華民族”概念是梁啟超于1902年首次提出,後來他又發表了《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軌跡及複雜成分進行闡釋。梁啟超把“對他而自覺為我”的“民族意識”作為中華民族的本質特徵。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面對事關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現實危機,社會各界加強了對“中華民族”的討論,顧頡剛明確提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斷。有關中華民族的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議題。1988年,費孝通發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及其結構特點作了宏觀理論概括,提出“多元一體格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特徵。
    梳理這個概念的產生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它實際體現出中華民族由“自在”到“自覺”的演變過程。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經過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形成了中華民族的自在實體。
    而發端于先秦時期的華夏認同也歷經演進,上昇為超越族類、對這一自在實體的認同。近代以來,面對列強入侵,中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御外侮,掀起救亡圖存運動。在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各民族整體觀念更加突出,中華各族兒女意識到民族整體性和根本利益一致性,追求同胞一體以求御他族,建構並認同“中華民族”的新概念。這個概念和華夏認同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都強調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華夏/中華民族認同,可以不斷演進與昇華?
    劉正寅:中華民族的先民在起源時期即存在一定的聯系性,表現出相互吸收、融合的特點。用費孝通先生的話說,“當時各族團間文化交流的過程,從多元之上增加了一體的格局”。正是在這一基礎上,孕育了後來的大一統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整體觀念,成為凝聚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
    事實上,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非華夏各族內徙,形成了各族交錯雜處的局面,大家就注意到他們與華夏民族在語言、習俗、經濟生產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戎狄薦居,貴貨易土”。但它是大一統視域下的區別。孔子在《春秋》中主張合乎周禮者為華夏,違背周禮者為夷狄,認為夏、夷可互變,夷用夏禮,即夷的行為符合周的禮樂文明,夷則進而為夏;夏用夷禮,則退而為夷。大一統下明“夷夏之辨”,強調兼容與統一,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使產生於先秦時期的大一統思想完成了由理論到現實的過渡,並得以在大一統政治實踐中總結、完善、提高,最終確立下來。經歷了兩漢的大統一,大一統思想和“華夷一統”觀念已經深植於人們內心深處,成為牢固不可動搖的信念。而不斷的民族遷徙與交融也進一步促進了各民族間的整體認同。以後即便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也接受大一統思想,而以華夏正統自居。
    在這一思想影響下,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在保留自身語言、習俗等的同時,繼承和弘揚由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傳統文化。這時的華夏認同已超越了族類語言、習俗,上昇為更高層次的政治與文化認同,進而昇華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強化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意識。
   中新社記者:華夏認同的不斷演進及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能否為人類構建命運共同體帶來一些啟示?
    劉正寅:華夏認同的演進和昇華是個動態的過程,許多族群參與其中,主導力量實際也一直在各民族間動態轉移。在此過程中各民族自身也在發展、變化,並不斷擴大這個認同。我認為這本身就折射了人類族群發展、融合的一定規律。
    當前,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穩定因素加劇,人類需要構建命運共同體,需要有更兼容並蓄的思想和更團結的行動。
    包含“四海之內若一家”“天下大同”“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等眾多內涵的大一統思想及實踐,將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