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2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徽文化具有國際影響力
    【中新社合肥11月27日電】(中新社記者 張強)“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筆下的古徽州。古徽州孕育的徽文化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對這份文化遺產所做的研究——徽學,與藏學、敦煌學並立而成中國地域文化“三大顯學”。
    徽文化有何當代價值?徽商第一桶金為何來自“海上絲綢之路”?徽學為何被稱為“國際性的顯學”?中國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特聘專家、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飛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深度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徽文化起源於何時?其源流應如何追溯?
    翁飛:安徽,地處橫貫全球四大文明古國的北緯30°線上下,淮河、長江兩條大河自西向東橫貫其中,將其分為淮北、江淮之間、江南三大地理板塊。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自北向南,逐步演化並形成渦淮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三大文化圈。
    新安文化,亦稱為“徽州文化”或“徽文化”,因它所指示的特定區域——隋朝設立的新安郡,兩宋設徽州,明清置徽州府,轄歙縣、休寧、績溪(今屬宣城)、祁門、黟縣、婺源(今屬江西)等六縣,故有此名。
    歷史上,為躲避戰亂或天災,東漢、西晉、唐末、北宋時期的北方強宗大族四次南遷,為徽州地區傳統單一的山越人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原文化。徽文化是對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既有獨特性,又有典型性,並綜合了具有學術價值的多種文化現象。
    宋代以後,隨著“徽駱駝”——徽商的活躍,植根於徽州本土的徽文化,跟著徽商的足跡伸展于中華大地,而徽文化正是通過本土徽州與徽商勢力網的互動交融,通過徽商經營理念、價值觀、文化觀的整合融匯、再加以輸出傳播而形成。徽商是徽文化的“酵母”,徽文化的形成是儒、商相結合的產物。
    徽文化具有超越地域文化現象廣泛存在的特點,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中國傳統社會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個層面,包括徽州宗族和土地制度、徽商、新安理學和皖派樸學、徽州教育、徽州科技、徽派建築、徽州文房四寶、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戲、徽菜、徽州方言、徽州民俗、徽州文學、徽州工藝和徽州經籍等。
    如果說徽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那麼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在中國引領風騷約有800年之久。南宋以後,徽州本土更是文風昌盛,人文薈萃,成了“東南鄒魯”“禮義之邦”。
    中新社記者:傳承數百年的徽文化有何當代價值?
    翁飛:首先,徽文化擁有數量極為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供當代及後人精研、享用、傳承、開新。
    自20世紀初尤其是80年代以來,20多萬件反映徽州民間社會實態的文書契約,以及3000余種徽州典籍文獻和1000余種傳世族譜被陸續發現,甚至有一家一戶歷經數百年、幾個朝代而不絕如縷的家族“歸戶”文獻。
    這些原始文獻,因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文物性的品格而彌足珍貴,形成了宋代以來漢民族文化遺產中數量最龐大、體系最完備的文獻資料群之一。(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