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1月07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西方的爵士樂在中國充滿生機的道路上前行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電】(中新社記者 高凱)爵士樂是20世紀西方音樂史上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以即興演奏、有搖擺感的節奏、富有特色的器樂和聲樂音色,以及演奏者強烈的個人風格為特點,在世界各地擁有大批追隨者,尤受年輕人喜愛。近年來爵士樂在中國也愈加受到歡迎,包括國家大劇院台湖爵士音樂節、北京九門爵士音樂周在內的活動蓬勃開展。
    當西方“遇到”東方,爵士音樂文化的融合碰撞究竟呈現出怎樣的“火花”?在與民族民間音樂的融合中,中國原創爵士樂還會發酵出哪些非同一般的感受?中新社“東西問”欄目近日 專訪中國音樂家協會爵士樂學會創辦人、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黃勇,探討對相關問題的觀察和思考。
現將採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爵士樂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最大的魅力在哪裡?
    黃勇:爵士樂本身就是文化碰撞產生的藝術形式。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4月30日定為“國際爵士樂日”,認為爵士樂是推動和平、對話、多樣性和相互尊重的通用工具。
    在我看來,自由和彼此尊重是爵士樂的突出特點,也是魅力源頭。在很多比較固定的音樂模式下,音樂語言的運用會有所限制,但在爵士樂中,表演者可以盡情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所以,爵士樂中有很多即興合作,要求表演者在表達自己的同時時刻關注表演中的合作者,以達成默契配合。欣賞爵士樂,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感受這種表達和配合,它使得一切非常充盈豐富,充滿變幻。
 
    中新社記者:您本人是著名貝斯演奏家,近年來投入很大精力推廣爵士樂,包括發起北京九門爵士音樂周、擔任國家大劇院台湖爵士音樂節總監等。在您看來,爵士樂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路程?
    黃勇:當代中國開始接觸爵士樂大體與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步,我們這代音樂人當時對這種音樂形式一無所知,經歷了那種初見的驚喜,非常著迷于它變幻莫測的魅力,開始在模仿中感受和摸索。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新世紀初,中國能欣賞到純正爵士樂現場演出的場所大多是在五星級酒店裡,爵士酒吧寥寥無幾。
    大約從2003年起,北京的酒吧、Livehouse等場所對爵士樂演出的需求開始增加,邀請一些樂隊進駐表演,最初主要是演出已有的外來作品,但很快,一些本土樂隊因創作了新作品而受到圈內廣泛關注,原創曲目頻繁出現。
    正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醞釀自己的爵士音樂節。北京九門爵士音樂周始于2006年,初衷是覺得既然國內有了這麼多爵士樂原創作品,應該有個機會讓大家一起演出、交流和梳理。
    2010年前後,中國爵士樂環境有了明顯變化,在北京、上海這類城市,爵士吧隨處可見,爵士樂手也從“摸索的一代”發展為“湧現一批批新人”,勃發的力量帶給人非常強烈的感受。
    2013年12月,第八屆九門爵士音樂周開幕,中國音樂家協會爵士樂學會正式成立,這意味著中國爵士音樂家終於有了自己的“大本營”,一切“生長”感覺都上了軌道。
    當下,儘管不可避免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爵士樂在中國的發展並未有實質上的減速或停頓。就在不久前,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台湖爵士音樂節,十幾支樂隊、近百位爵士樂演奏家參與其中,盛況不亞于疫情之前。從線下到線上,音樂節輻射到非常廣泛的觀眾群。
    可以說,爵士樂在中國依舊在一條充滿生機的道路上前行。
 
    中新社記者:作為一位親歷者,您能否介紹近年來中國爵士樂在海外推廣和交流方面的情況?
    黃勇:中國本土爵士樂在國家支持下走出國門,我印象裡主要是從2015年開始的,國家的助力起到非常明顯的推動作用,比如中國爵士樂演奏家及作品參與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合作框架下的很多文化交流活動。
    當中國爵士樂演奏家開始在海外演出自己的作品,這種表達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就會帶來很大的鼓舞。“一把推出去以後”,爵士樂的中外交流變得非常活躍。
    我親身感受到海外演出對東西方爵士樂交流產生的推動力。比如在這期間,我和匈牙利爵士樂學會主席鮑洛希•巴伊在一次歐洲演出交流活動中相識,他對中國爵士樂充滿興趣,我邀請他來華演出並安排他和一批匈牙利音樂家,與更多中國爵士音樂人交流合作。鮑洛希後來一到中國就覺得自己“被吸引住了”,從演出到採風,陸續在中國多個城市交流了兩年,回國後創作了一張名為《印象中國》的專輯,並邀請中國音樂家參與錄製,這是西方人眼中當代中國的一個寫照。
 
    中新社記者:近些年中國音樂人創作了很多有鮮明民族色彩的爵士樂作品,您怎麼看待爵士樂在中國碰撞出的“火花”,其發展有何趨勢?
    黃勇:中國爵士音樂人在創作本土作品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實際上,當由中國文化熏陶成長起來的創作者真正吃透爵士樂的表達語匯,融合的過程是自然而然的。
    在前不久的台湖爵士音樂節上,民族民間音樂與爵士樂的深度結合就有著充分的表達。比如孔宏偉(金佛)爵士樂隊與馮滿天的《絲綢之路》《西域狂想曲》,將絲路題材帶入爵士樂領域,李曉川(川•流)爵士樂隊的《豐收》、羅寧四重奏的《東方素描》等,還有北京現代音樂學院CMA爵士大樂隊奏響《南屏晚鍾》《彩雲追月》《夜來香》,這些作品的民族元素都很突出,整體呈現上又都屬於不同風格,可以說碰撞的果實豐碩且多味。
    融合必然需要耐心,其絕不是生硬的相加,而是需要相互理解尊重,需要有才華和創作欲望。如果藝術缺乏真誠,是走不遠的。
融合最主要的變化在人。中國的爵士樂手在技術層面已達到很高水準,真正的融合在於表達。爵士樂有自身的音樂哲學,中國文化有獨特的審美哲學,如果說最初中國爵士樂的創作比較著意于兩種哲學形式上的結合,那麼現在更年輕的一批爵士音樂家真的不一樣,一方面他們對音樂語言的掌握更純熟,另一方面在創作上也更自信,體現在作品上就是整體風格既表達自己又非常國際化。
 
    中新社記者:您曾說爵士樂在中國將有更多的可能,甚至將呈現新輝煌,能否談談這方面的思考?
    黃勇:美國著名爵士鋼琴家泰德•喬亞在《爵士樂史》裡說,“爵士樂所到之處皆是家園,但絕對不會是它的長眠之地”。
    爵士樂自誕生起就開始了開放式的自由發展,尤其是近50年來,它與不同文化碰撞出非常絢爛的果實,拉丁爵士、吉普賽爵士、印度爵士、北歐爵士、法蘭西爵士等接連出現,每一種都充滿地域特色。這些不同的風格,就是爵士樂在當地停留後通過文化碰撞所呈現的多樣化打開方式。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文化風格既一脈相承又有豐富到近乎難以想象的呈現,所能汲取的營養十分豐富。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實在中國都具備了。爵士樂在中國的發展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甚至奇跡也有可能,我對此抱有強烈期待。
    我個人特別期待我們的音樂人能够理性面對爵士音樂,運用更加邏輯化的音樂語匯,不拘一格地創作出具有濃郁中國味道的作品。
    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為例,小提琴是西方樂器,但這支曲子任何時候拉響,每一個音符都在傳遞中國的韵味和中國的美感。我相信未來中國爵士樂能用“更國際化”的語言,展現“更深入內裡”的中國神韵,這也是爵士樂真正的內在價值和生命力。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