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3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坎兒井是絲綢之路生命線
    【中新社烏魯木齊10月17日電】(作者 孫亭文 馬曉東)在中國集中於新疆的坎兒井,為何能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與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並列成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作為絲綢之路上少數還在延續利用的“活的文化遺產”,千年坎兒井裡流淌的天山雪水至今仍養育著這片沃土。
    地處乾旱區的坎兒井何以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坎兒井的出現對世界水利發展史有何意義?新疆坎兒井的現狀如何?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李剛,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什麼是坎兒井?它為何多出現在荒漠乾旱地區?
    李剛:坎兒井是一項古老的水利設施,是人工開鑿的地下暗河,可把高山的雪水融化後滲入地下的水流引到地面上來,用於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因此又被稱為“地下運河”。
    林則徐途經吐魯番時,曾這樣記述坎兒井:“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竪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在吐魯番,從需要用水的村莊逆嚮往天山高處挖暗渠,為了方便施工,每隔20至50米,需要挖一個向下的竪井,為挖掘暗渠運輸泥土、通風供氧。當暗渠不斷接近山體時,就可連通地下水暗流,形成一個引水通道,大量滲入戈壁的天山冰雪融水就通過暗渠,流向村莊,到達村莊以後再通過明渠接入蓄水池,供灌溉和生活使用。
    坎兒井多出現在荒漠乾旱區,比如中亞、中東和北非,歐洲也發現了坎兒井遺跡。荒漠乾旱區的降雨量很小,蒸發量很大,如吐魯番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發量卻達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條件下極其不利農業發展,但高山上有豐富的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人們為了種植農作物及生存,就開鑿坎兒井,從北部的博格達峰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引來水流,灌溉農田,讓原本應是荒漠的地方形成了綠洲。人們因此常把坎兒井譽為“生命之泉”。
    中新社記者:坎兒井為何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
    李剛:坎兒井的出現使乾旱的荒漠出現了生機,同時也為動植物創造了生存生長環境,為人們生活的綠洲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人類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眾所周知,吐魯番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東西方文化交匯地,處在四大文明體系的十字路口,是古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綠洲之一。吐魯番歷史上至少使用過18種古文字、25種語言,是世界上影響深遠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和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匯點。
    正是由於坎兒井千百年來源源不斷地將冰雪融水,從高山之地運送到吐哈盆地裡灌溉綠洲,荒漠戈壁之上才有了載歌載舞的生活,才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吐魯番成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園、各種文化交融碰撞的樞紐。
    正是因為坎兒井和綠洲的原因,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商賈、學者、探險家、傳教士、僧侶等東來西往,頻繁經行、駐留此處。他們既將燦爛的華夏文明傳往西方,也將不同國度的宗教、科技、文化傳入中國,留下了大量生動記述和傳奇故事。比如在吐魯番出土了大量的漢文文書,也出土了粟特文書和梵文文書,甚至有些是漢文和梵文混寫的文書,這也體現了東西方文明在此交匯融合。
    因此,坎兒井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非常合適。
   也進一步闡明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荒漠乾旱地區文明之間的密切聯繫。
    中新社記者: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眾說紛紜,目前學界主要存在哪些觀點?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坎兒井,那麼它在世界水利工程對話中又扮演何種角色?
   李剛: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目前學界有三種看法。
    清末學者陶保廉(又作“陶葆廉”)首倡新疆坎兒井源於漢代關中井渠。王國維在《西域井渠考》中明確提出,坎兒井源於漢代關中井渠法,黃文弼也支持王國維的說法。(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