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10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從南端的永定門、正陽門,穿過古都北京的外城、內城、皇城、宮城,再向北至鐘鼓樓,就是全長約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
    自梁思成20世紀40年代提出北京中軸線的概念以來,中國學者就開始探尋其起源演進。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刊文追溯北京中軸線何以產生,又如何變遷,為“北京何以成為北京”這個問題尋找答案。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古都學會會長王崗說,《周禮•考工記》中關於都城建設的理念,一直影響著中國古代都城的建設。
    從數千年前夏宮“中軸突出,兩翼對稱”的格局,再到金中都的中軸線,中國古代都城不斷向《周禮•考工記》中的都城規劃理想靠近著。
    在《古都北京中軸線》書籍主編王崗看來,元大都建造了一條前無古人的都城中軸線,將鍾、鼓樓放在了全城的中心位置。從漢朝到唐朝,一直認為北邊是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全城最北邊的位置都留給了皇城。宋朝崇尚“中”,把皇城和宮城挪到了中心位置,到元大都,把鍾、鼓樓放在了中心,皇城被放在鍾、鼓樓的南面。
    明代永樂大帝將都城遷往北京後,北京城較元大都整體南移,太廟和社稷壇從皇城兩側挪到了皇城前,但中軸線的設計仍被嚴格保留,形成了中軸對稱的建築佈局模式,突出紫禁城的核心地位。人們如今所看到的北京中軸線大部分建築,基本是在明時期建造的。
    清代繼承延續了北京中軸線整體空間格局。乾隆時期完成了重華宮等一眾宮殿的改建和新建,擴建、修繕了天壇等壇廟禮制建築。這也是北京中軸線進入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建設階段。
但北京中軸線不祗是作為皇權至上的標誌所存在。作于乾隆三十二年的《京師生春詩意圖》,由正陽門大街畫起,由南向北一直畫到景山,描繪了雪後京城中軸線的面貌。畫中有皇帝拜見太后,有朝臣官員進宮拜謁,也有前門大街的車水馬龍。商業活動和市民活動極為繁盛的北京中軸線及其兩翼,始終承載著屬於市民的生活印記。
    被稱為“北京通”的侯仁之,在1991年提出了北京城市規劃設計中的“三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是北京城的中心建築紫禁城,它是封建王朝統治時期北京城規劃建設一大藝術傑作。第二個里程碑是天安門廣場的改造,它賦予了具有悠久傳統的全城中軸線嶄新的意義,顯示著承先啟後的特殊意義。第三個里程碑是奧林匹克公園的建設,標誌著北京走向國際大都市的時代已經到來。”
    侯仁之所說的第三個里程碑,也是北京中軸線第一次向北延伸的標誌。20世紀80年代末,北京申辦1990年亞運會成功後,為了連接城市中心和亞運村,在北二環鼓樓橋引出鼓樓外大街,向北至三環外,為北辰路,中軸線被延長了。此後北京申奧成功,中軸線再次向北延長,鳥巢和水立方落在了軸線的兩側。
    在北京于2011年提出中軸線申遺之後,學界對其研究逐漸走向高峰。受到關注的課題很多,如北京中軸線的長度到底是多少?北京中軸線的起點是永定門還是鐘鼓樓,是南端為起點還是北端為起點?為何北京中軸線與正子午線並不重合,而是略向東偏移?
    一些問題已經取得共識,一些問題還在被爭論。但所有這些爭論都在共同塑成人們對北京中軸線,以及這座城市的認識。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