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9月20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美「印太戰略」危害亞太和平安全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中新社記者  孟湘君)拜登政府上臺後全力推進“印太戰略”,企圖拉攏地區國家共同遏制中國。“印太戰略”如何威脅亞太地區的和平發展?以菲律賓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如何看待這一戰略?面對美國圍堵,中國又當如何應對?
  對此,中新社“東西問·中外對話”邀請“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員胡波與菲律賓亞太協進會研究員盧西奧·布蘭科·皮特洛三世展開對話。
  胡波指出,美國已把所謂“印太戰區”當作最主要的戰區,其處於部署狀態的軍事資源和海空軍事平臺,印太地區至少佔60%以上。他強調,儘管美國試圖在亞洲拼湊反華聯盟,但東南亞國家普遍不願選邊站,面對複雜局勢,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挑戰。
  盧西奧則表示,東盟成員國擔憂大國競爭可能會迫使它們選邊站,它們希望通過對話緩和局勢。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美國之前提出了“印太經濟框架”,這一框架是否意在抗衡中國?
  胡波:美國在安全上有美日澳印“四邊安全對話”等盟友體系來對抗中國,在經濟上講就是“印太經濟框架”。但現在印太地區絕大部分國家跟中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強,相對而言,跟美國的經濟聯系在下降。
  (對印太地區而言)中國是最大經濟夥伴,美國是最大軍火商,雙方的比較優勢不一樣。美國的比較優勢在於軍事能力、盟友體系,中國的比較優勢在於經濟發展能力、經濟輻射能力。短期內,美國改變不了(這一狀態),在印太地區也新投入、新增加不了多少資源和資金,所以“印太經濟框架”吸引力有限。對菲律賓、印尼等國來說,在經濟合作方面,中國依然是首要選擇夥伴。
  盧西奧:中國在周邊國家和全球經濟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對許多域內國家來說,中國是一個龐大的鄰國、一個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所以,這應該就是美國“印太戰略”面臨的挑戰。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展現出開拓者的形象,比如“健康絲綢之路”在抗疫時發揮了重大作用,為各國送去了藥品和疫苗。再比如重要的“數字絲綢之路”,在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南亞,提昇了在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群當中推行電子商務和移動商務的潛力。
  美國一直在推出自己的倡議,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經濟繁榮網絡”計劃等對抗中國,“印太經濟框架”也屬於這類嘗試。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還有待觀察。
   中新社記者:美國為何在“印太戰略”當中加入台灣問題?
  胡波:美國“印太戰略”的文件裡明確把台灣地區當成戰略“支柱”之一。這無形中把台灣問題變成了一個地區性的或者說國際化的問題。
  首先,這會推高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會給地區國家造成很大困擾。台灣(問題)是海峽兩岸的問題,不涉及到國際問題,也不涉及到協力廠商。除美國和日本外,其他國家基本上認為台灣問題跟自己的關係不是很大。
  近年來美國的政策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印太戰略”,觸及中國的核心利益。隨著美國軍事、外交、政治上的行動,台海局勢越來越緊張。美國把台灣問題塞進“印太戰略”當中,非常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是地區國家要非常警惕的一件事。
 
  中新社記者:美國“印太戰略”對南海地區形勢有何影響?
  胡波:“印太戰略”對南海問題主要造成兩方面影響,第一個是軍事上的影響。美國不斷強化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也不斷強化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的頻次、烈度和針對性。
  美國樂於把這些軍事行動政治化,它在南海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以前是秘密的,現在是公開的。這樣無形中會推高南海局勢的緊張化,也會增大與中國擦槍走火的風險。
  從政治上講,南海和東南亞地區處於“印太戰略”的中心節點,如果得不到東南亞國家支持,“印太戰略”的成效可能會大打折扣。所以,美國先天的就要推動東南亞國家選邊站。
  東南亞國家大部分不願選邊站,但美國會千方百計地去推動,這樣造成的結果是東南亞地區可能撕裂或者對立,不利於東盟在地區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
   中新社記者:對於“印太戰略”,東南亞國家的確與日本、澳大利亞的立場存在差異,如何去分析這種現象?
  胡波:印太各國對“印太戰略”的立場可分為兩類。日本和澳大利亞是一類,韓國和東南亞國家是一類。韓國和東南亞在中美競爭中的立場趨近,都不願選邊站。但日、澳實際上已經選邊站,在戰略、安全層面跟美國綁在一起了。
  這有傳統方面的原因。當然,也有美國在背後推動。日、澳認為美國是亞太地區的“警長”,自己是“副警長”。
  第二個因素跟它們對自己的定位和判斷,有很大關係。日本認為自己跟中國有激烈地緣政治衝突,認為中國對它構成威脅,包括在釣魚島、東海甚至南海區域。
  而對於澳大利亞,中國實際上與它沒有任何地緣政治利益衝突。但澳大利亞過度焦慮,認為中國崛起後會損害自己的利益,這完全是臆想。
  此外,韓國和大部分東南亞國家有獨立自主外交的傳統,但某種程度上講,日、澳沒有這方面傳統。
  盧西奧:我認為有兩個因素,一是各國與中國的(地理)距離,一是一些國家與美國的長期聯盟關係。印度尼西亞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馬來西亞與中國長期保持良好互利關係。但日本、澳大利亞和這些東南亞國家不同,它們與美國有著長期聯盟關係。
  美、日、歐等的行動、戰略和政策,當然會對(亞太)地區造成影響。東盟成員國擔憂,大國競爭可能會迫使它們選邊站,它們希望通過對話緩和局勢。
   中新社記者:美國強推“印太戰略”,亞洲國家如何應對形勢變化?
  盧西奧:東盟國家正嘗試從大國競爭中找到出路,擔心自己會在此過程中失去中心地位和自主權等。
  因為東盟國家的地域接近性,地區局勢對它們來說利害攸關。假如發生衝突,後果對任何國家來說都十分嚴重。
  東南亞國家會非常樂意發揮作用,(推動大國)達成調和與理解,避免轉向衝突。區域內國家應避免選邊站,利用其集體影響力,說服大國在雙邊關係中建立堅固的“護欄”,加強、深化危機溝通和管控機制。
   中新社記者:美防長奧斯汀6月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推進“印太戰略”的講話,提及印太地區將是未來美國國防部的“優先戰區”,如何看待這一表態?
  胡波:從奧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就認為中國是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即便現在發生了俄烏衝突,美國依然認為中國才是最“旗鼓相當、迫在眉睫的挑戰”。
  在這種認知下,美國各大戰區力量配置、處於部署狀態的海空大規模軍事平臺,印太地區至少佔了60%或70%以上。美國其實已經把所謂“印太戰區”當成了最主要戰區。這兩年,美國在(鼓吹)“中國威脅”的基礎上,各種措施力度越來越大,包括實施“全政府戰略”。
 
  中新社記者: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圍堵、壓制?
  胡波:首先,中國的國力發展到現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美國的挑戰。美國說過的有些事也不一定幹得成。我們要謹慎地觀察,戰略上要充分重視,心態上要淡定一些。
  第二,怎麼去做美國盟友包括夥伴國的工作?美國搞封閉、排他性小圈子,中國就反其道而行之。不論從安全上還是經濟上,中國都要倡導真正的自由和開放,紮實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等,用實際行動來向地區國家證明中國才是最負責任的國家。
  第三,中國要跟周邊國家妥善處理相關分歧。要調低預期,不要寄望於短期內能解決這些問題。但可以跟周邊國家共同努力,擱置、管控這些爭議。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