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7月18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女性的視角使世界完整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宋春丹)今年四月,著名導演黃蜀芹在滬因病去世。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的女性代表,黃蜀芹曾說,自己最大的本事是不說話。不說話的她,總是靜靜地透過電影攝影機的視角去看世界,表達世界。
     她說,視角就像房子的朝向。主流視角就像朝南的窗戶,寬敞明亮,直接望向花園的正面和大路,是中國人最看重的;而女性視角則是東窗,陽光首先從這裡射入,看出去的園子和道路是側面的,因而更容易看到另一半意蘊,另一種情懷,它將使世界完整。
 
    探索用西方視角解讀中國作品
    黃蜀芹的小學是上海市永嘉路的中西第二小學。因為寡言、離群,即使老師拿針嚇唬她,也很難讓她開口。每天放學,她就奔向校門口,跳上爸媽的自行車,一起騎向“辣斐劇場”。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的父親黃佐臨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母親金韻之(藝名丹尼)從不強求她守規矩,在後臺做完功課,她就去側台或前臺看戲。側幕與舞臺光區沒有門牆相隔,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黃蜀芹後來回憶,童年時對舞臺的這層體味,恐怕就是她後來拍《人•鬼•情》的潛在情感了。
    高中時,黃蜀芹迷上了看蘇聯電影,因此立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下鄉勞動鍛煉兩年後,黃蜀芹考進了藏龍臥虎的北電導59班。因生性拘謹,念大學時她整天低著頭。她不善辭令,但堅定了決心,要用電影來表達和言說自己的思考。
    1964年,黃蜀芹畢業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一直到1981年才真正有機會當導演。《青春萬歲》的編劇張弦回憶,黃蜀芹想把這部片子拍成一部青春片和懷舊片。青春片在當時的語境下多指西方的一些青少年題材影片,不乏貶義;懷舊片也被認為是反映頹廢、沒落情緒的,敢於明確提出這種追求的,黃蜀芹是第一個。
    黃蜀芹回憶,這部影片所表現的20世紀50年代青年那種高歌猛進、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生活,與當時的主流思潮並不相符。但無論人們如何評價,這都是歷史真實,是無法抹去的。
    影片去北京送審時,橫生波折;後來在上海試映時,卻氣氛熱烈,發言者都很激動,黃蜀芹也泣不成聲。張弦這才知道,原來不苟言笑的黃蜀芹是個感情豐富的人,只是藏得很深。
 
    找到女性視角看人性的表達途徑
    1987年,黃蜀芹導演了《人•鬼•情》,影片在國際電影節參展時,被公認為中國的女性電影。電影學者戴錦華稱之為中國第一部,也是到當時為止唯一一部女性電影。它是關於表達的,也是關於沉默的;它關乎一個女人真實的故事與命運,也是對女性尤其是現代女性歷史命運的一個象喻。
    籌備該片時,黃蜀芹正陷於強烈的創作欲望中,她想要拍一部好電影,所謂“好”,就是要非常突出,能表達自我。她打定主意要深入挖掘人的內心世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她和主創團隊一稿一稿反復篩選,以選擇那些最能體現男權社會裡的女性痛點的場景。
    有一場戲是少女秋芸進了公共廁所,因為穿著打扮和髮型像個小男生,被當流氓“揪”了出來。她分辯說自己是女的,圍觀眾人不信,哄笑著要她“脫了褲子檢查”,她又氣又急地放聲大哭。這場戲裡的群眾場面排練了很多次,因為黃蜀芹要求群演的表情要目露凶光,以揭示人性中陰暗面的本相。
    她將這種人性的幽暗稱為“鬼氣”。她認為,嫉妒、惡語傷人、以欺侮弱者為快事、槍打出頭鳥都有深層文化背景,是影片要著力表現的。這是封閉的社會對人造成的壓制,而不是因為有個別壞人。(未完‧待續)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