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1年02月05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學習壓力比山重 如何提升幸福感
    早前先後有兩名中學生與家人口角後輕生,事件引起社會關注,除了對事件感到惋惜和心痛外,更引發對於年青一代的抗逆能力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
    自殺攀升 引起世衛關注
    據統計,全球每年平均有八十萬人死於自殺,而每日就約有五千至一萬五千人人因自殺而死亡,早些年全球自殺數字不斷攀升引起世界衛生組織關注,更為此而設"全球自殺防治日",希望自殺問題引起關注及重視。而且世衛數據中亦顯示,自殺竟成為十五到廿九歲年青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令人震撼。
    歸咎過呵護 抗逆能力差
    對於青少年自殺問題,不少人歸根於在新生代出生的青少年生活富足,從小較少面對艱難,且父母亦過於呵護,因此形成他們抗逆能力差,不懂面對失敗,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容易產生輕生念頭。教青局局長老柏生早前於時事節目中亦曾指出未來要加強生命教育,認為傳統教育大多教導學生向前衝及奪冠,但卻未有教導如何處理挫折和失敗,更揚言未來要透過多個機制應對問題,更要成立學生幸福感專責小組,加強師生及家長的溝通和關注等。
    中長期規劃 提升幸福感
    在教青局剛剛公佈《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當中提出了以“培養新時代公民”、“優化教育生態”、“提升學生競爭力”為總目標,提出四個重點發展方向及提出支持各項目標的重要措施,當中也包含了"提升幸福感"一環,當中有重點提到要注重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生活、樂觀正向的人生態度,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抗逆力。
    經歷不同 幸福感亦各異
    無可否認,提升幸福感對於新一代年輕人而言尤為重要。社會上有一種怪現象,老一輩的總是會認為年輕一輩的幸福,也常常會認為年輕一輩"身在福中不知福",出生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人家經歷過戰亂或政局動盪,出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一輩也經歷過時局不穩及飢荒,再年輕一點的出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壯年,也就是現時不少青少年的父母輩也算是捱過苦,起碼當時物質資源還未有現在豐盛,不少人在年少時也捱過窮困的日子。
    不同年代 幸福感也不同
    但是回頭想一想,這些所謂的幸福也是大環境所造成的,以往物質資源不足,社會及家長對於自己子女的要求也低,在鬧戰亂飢荒的年代,子女能生存下來就已很不錯,在經濟危機窮苦的日子裡,子女能吃得飽就已是萬幸。現在的新生代雖然生活富足,不愁穿吃,可是卻需要十項全能,除了周一至周五每天回校基本學習七、八小時外,課餘還有很多所謂"興趣班"、"潛能班",周末周日也被各類的補習班安排得滿滿的。每個家長都希望子女能精通多種語言,最起碼國語、英文要流利;琴棋書畫也需要樣樣精通,學鋼琴、學跳舞是基本,最好也會拉個小提琴或大提琴,如能跟上潮流懂得砌機械人就更好。試問每天頂著這樣大的學習壓力,生活能稱為幸福嗎?
    著重競爭力 怎提幸福感
    幸福感其實是一種很個人的感受,不應是被認為很幸福,而是當事人覺得幸福,在本澳的教育十年規劃當中,總體目標仍然是"提升學生競爭力",有意見認為本澳教育除了學生的整體競爭力外,應該更加重視學生個人發展,尊重不同類型學生的特性和長處,避免公式化教育。同時更要加強對家長的宣傳教育,學生的壓力大多來自於家長的期望,應多倡導家長避免攀比,在培養子女學習興趣時應該更多考慮其意願,不宜強迫學習及應合理安排時間;而最重要的,是要聆聽子女心聲,多作親子溝通,應要令子女真正感到幸福,而不是被認為幸福。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