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7月0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追憶「江姐」于藍:讓普通人感到親和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江姐在氣質和閱歷上是與她(于藍)本人最接近的,最根本之處在於她們都是有信念、內心充盈著理想主義的人。”導演尹力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如是回憶“江姐”于藍。
    最新一期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周刊》刊文《“江姐”于藍》,追憶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于藍。
    文章介紹,于藍是出身解放區的“文藝戰士”,1949年首次出演影片《白衣戰士》,後參演《龍鬚溝》《林家舖子》《革命家庭》等,43歲時入選22位“新中國優秀電影演員”。
    影片《烈火中永生》改編自小說《紅岩》,講述中國共產黨員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在重慶的奮鬥。于藍在這部1965年上映的影片中飾演江姐,給觀眾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北京電影學院57級表演班的劉詩兵當時已留校任教,曾帶著學生去北影廠的外景場地看于藍拍攝。
   那是一場江姐看到丈夫的頭顱被懸掛在城牆上的戲。于藍被澆得渾身濕透,但是拍完了仍然留下來幫著收拾場地電源線,沒有馬上離開去換衣服、卸妝。此後很多年裡,劉詩兵多次對學生們回憶起這一幕。
    劉詩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于藍扮演江姐,有她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她的形象、年齡、氣質都與江姐接近,二是她的革命經歷使她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這個角色。每個角色的創作,最終都要從自身找到和角色共同的東西。
    上世紀9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藉著第四屆兒童少年“童牛獎”評獎在自貢舉行之機,年近七十的于藍終於圓了多年的夢想:去看“江姐”的家鄉。 站在江姐故居的殘垣前,她再也忍不住情緒。
   江姐祗比她大一歲,兩人追隨著同樣的信仰,在同一年入黨。江姐為這信仰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而她卻是一個“幸存者”,僅僅因為扮演過江姐到處享受著人民對江姐的愛戴。她控制不住地哭了。
    60歲後組建、領導兒童電影製片廠,于藍成為中國兒童電影界的旗幟性人物。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盧剛調來童影廠做導演時,童影廠祗有6個人,兩間辦公室。
    盧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2大”老藝術家他接觸過一半,年輕一代的演員更接觸過很多,于藍是最好打交道的。她辦事不來虛的,沒有架子,讓無職無權的普通人感到親和。
被于藍從北影廠“挖來”童影廠的導演張郁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于藍是很多兒童電影從業者的引路人。
   她正直坦率,有話直說,從不拐彎抹角,他心目中的延安老革命就該是這種樣子。
    童影廠廠長黃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于藍先後創辦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中國電影童牛獎、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協調委員會,事實上是“一花開五葉”。
    即便是退休後,童影廠的品牌維護,也是于藍餘生都未曾放下的牽掛。
    2018年,97歲的于藍出演了為紀念抗戰勝利73周年而拍攝的《那些女人》。雖然戲份不多,但她開心極了。 她說:“還能演戲,真的太好了!很想再演下去。”2020年6月27日午夜,于藍之子、導演田壯壯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媽媽走了,現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獨立,赤裸,清明且處於當下,你以前從未經歷過,現在體驗的一切,這即是佛。”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