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4月24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澳門特區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報告
    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澳門特區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報告新聞發佈會”在城大金龍校區順利召開。該校協理副校長兼中心主任葉桂平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課程主任王心、課程主任林德欽、科研管理處處長盛劍以及該校研究人員陳佩儀、肖明玉出席發佈會。
    葉桂平教授指出,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面臨的最主要社會問題之一,也是現今諸多社會問題的核心。此份《澳門特區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報告》首先總結了澳門特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特點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佈之數據,截至2019年底本澳總人口為67.9萬,65歲以上人口佔14.6%,老化指數上升至90.3%,連續23年上升。而據《澳門人口預測2016-2036》之預測,澳門特區長者人口(65歲及以上)比例將在2026年上升到16.0%,在2036年將會上升到19.9%。根據1956年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準,2019年澳門特區仍處於“老齡化社會”階段,2026年會進入“老齡社會”,2036年後會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其次,結合澳門特區人口老齡化和產業結構的演變歷程,研究報告分析了人口老齡化對澳門特區經濟、社會各方面所帶來的影響。具體而言,本澳人力資源面臨更大壓力,人口老齡化意味著社會需要被撫養的人口的增加,若沒有足夠的兒童和少年人口補充勞動力人口,將會造成社會勞動力人口比例下降、需要被撫養人口比例增加的局面;經濟適度多元所需人才供給不足;社會創新能力缺失;社會福利負擔加重,醫療保健支出及其占比增加。此外,研究報告還指出人口老齡化將對安老服務人力資源、老年人居住環境與老年人權益保障等方面帶來挑戰。
    最後,面對本澳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及其所帶來眾多問題與挑戰,以及伴隨著養老護老服務需求不斷上升,單純為長者提供簡單的照顧和援助服務已不足夠,未來應將現階段零散的政策措施儘快實現機制化和系統化,切實提高長者的生活福祉,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屬和老有所為等目標。為此,研究報告特提出如下建議:
    建議一:完善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回應社會未來退休保障需求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深,完善社會保障的長效機制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建議充分考慮目前第一層社會保障制度的充足性、穩健性和可持續性。在充足性方面,社會保障基金的供款需體現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承擔的公平原則,在完成社保基金供款調升工作的基礎上,爭取建立更完善的社保基金供款機制;在穩健性方面,建立社保基金與財政盈餘掛鈎的撥款機制;在可持續性方面,制訂在澳門經濟波動時社保制度的應對策略。建議透過持續加強有關評估和研究,推進中央公積金由非強制性逐步向強制性過渡的工作。
    建議二:減輕家庭撫養壓力,鼓勵家庭積極承擔養老責任
    當前,子女撫養仍是澳門特區長者最主要的依赖来源,2019年澳門特區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21%,即大約需要5名成年人口撫養1名老年人口,青年人的撫養負擔較重。短期來看,採取政策補助措施減輕家庭的撫養壓力是最為有效之方式,除推行照顧者津貼先行先試計劃外,為進一步緩解子女撫養父母壓力,還可研究增設職業稅下的撫養父母免稅額。長期來看,政府還是應持續重視青年的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構建全方位的人口發展戰略。
    建議三:加快長者住屋、醫療等方面的綜合研究,逐步建立系統性養老保障機制
    建立系統性養老保障,有助於應對老齡化,從而制定與完善長者政策,令長者無顧慮安享晚年,是特區政府必須深思及長期應對的。
    住屋方面,“老有所屬”是一切提高老年生活質量措施的前提,現時由於澳門土地的局限,大多數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仍未得到改善。為保障長者的人身安全和居住環境,讓長者在社區可以享受優質的房屋、醫療配套、康樂設施、護理服務等,滿足原居安老的意願。參考鄰近地區推出“安老按揭計劃”,讓經濟寬鬆的長者有條件選擇更好的住宿條件。醫療方面,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加強與非營利機構的合作,輔助仁伯爵綜合醫院推行病人出院計劃。為方便長者看病就醫,設立長者專科門診、記憶門診、保健門診等,並加強護理和藥物諮詢,提高長者及家人對疾病預防和藥物服用的正確認識,在病發初期早認識早就醫。交通方面,優化交通環境和公共交通服務,通過增加巴士“愛心座椅”數量、為長者推送巴士資訊、優化巴士路線,改善交通場地內外無障礙設施和改善候車環境與安全。
    建議四:推進“飛地”新社區建設,探索跨境養老服務模式
    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賀一誠曾表示,養老責任一定要本地承擔,而大灣區養老亦不宜到太遠的地方,若橫琴有較好的環境、較好的服務住宿設施,且不是日托服務,以提高長者退休後的生活質素是非常值得考慮的。目前,橫琴正進行的“新街坊項目”,長期以來一直探索“飛地”新社區建設模式,讓本澳居民可在橫琴享受到與本澳同等水準的養老、居住、教育等服務和福利保障,澳門特區政府應給予重視並配合推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盡快落實,未來也可逐步與橫琴協商合理規劃更多興建澳門跨境養老社區的土地,豐富養老機構的類型和數量。跨境養老服務要切實解決居民關心的關鍵問題,除著重改善醫療環境外,還要妥善處理醫療報銷問題,進一步打破壁壘推動福利共用,使本澳長者無論在橫琴還是大灣區都可以享受與澳門比較一致的養老服務與福利。
    建議五:鼓勵長者再就業與義工服務實現長者“老有所為”,發展“銀髮產業”滿足長者社會需求
    合理規劃長者資源、鼓勵長者再就業,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問題還可有效地提高機構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鼓勵長者自願延長退休年齡,通過繼續參與工作,保持與社會聯繫,豐富老年生活,並且可以不斷增長自身價值與社會貢獻。通過組織就業培訓,增加長者就業技能。特區政府通過對聘用長者的企業可以實行減稅等政策,可增加長者就業的競爭力。對於不願繼續工作的長者,鼓勵他們參加社會義工服務,增加長者社會參與能力,豐富長者生活內容。針對長者的社會需求變多,澳門特區可以效仿其他國家或地區,發展“銀髮產業”,鼓勵創建長者活動機構與旅遊等。發展“銀髮產業”不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還可豐富長者生活內容,提高長者社會參與積極性。
    建議六:鼓勵長者參與終身學習及健身活動,培養健康生活模式,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支持和鼓勵長者持續學習,加強社會長中幼共融、推動長者融入家庭、公民社會、社團、文化、康體活動等。根據社會發展,鼓勵長者繼續學習與義務工作,豐富長者的生活,通過學習與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例如制定“長者課程指南”,規範、優化長者的課程種類、師資和設備,確保長者的學習氛圍。除澳門特區政府組織的“持續進修發展計劃”,還鼓勵民間機構開展組織長者的學習課程和進修,建立多元化和多層次的長者學習環境;鼓勵私營教育機構開辦具有系統性及延續性的長者活動。
    建議七:完善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保護長者權益,並提倡“尊老、愛老”的社會價值觀
    完善長者法律保障制度,提倡開展全民“尊老、愛老”的各項活動。在澳門特區政府政策關懷與照顧長者基礎上,更多地出台針對長者權益的法律法規,切實以法律形式保障長者的合法權益。宣傳與培訓長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內容,提高社會成員保障長者權益的法律意識,提倡社會成員與澳門特區政府共同關愛長者、樹立和諧的社會價值觀。
    建議八:鼓勵優生多育,增加生育津貼與降低撫養成本、延長產假時間保障孕婦身體恢復
    提高生育率、改變人口結構,可降低人口老齡化進程,澳門特區政府可以考慮鼓勵優生多育,增加生育津貼、保障孕婦產後恢復,降低撫養負擔。在教育方面,澳門特區政府可提升中小幼的免費教育和教育津貼,減少家庭教育成本,降低撫養壓力,從而鼓勵家庭優生多育;在醫療方面,提高照顧母親孕前孕後的檢查服務、提供充足床位、減少產檢等候時間,便於孕婦的產前產後檢查,避免因醫療資源不充足、等候時間過長導致孕婦產生負面情緒;在產假方面,延長孕婦產假時間,保證孕婦產後的恢復與調整。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