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2年03月31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泰國華人潮劇演員的「戲劇人生」
潮劇《洛神》在偏僻鄉村上演 

    【新華社曼谷3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王騰 宋宇)傍晚6點,在泰國華裔較多的那空沙旺府一個偏僻鄉村裡,燈光四射,鑼鼓開場,中國潮劇《洛神》正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演。 今年54歲的許慶安飾演《洛神》中的曹操,作為泰國“青囊玉樓春”潮劇團的老戲骨,這位來自廣東潮州的老生演員,面對台下寥寥無幾的觀眾,歎了口氣說:“天壤之別了。” 回憶起20世紀90年代剛來泰國演出時的光景,許慶安說,那時潮劇團有100多人,演出時常有上千名觀眾,而現在潮劇團只剩30多人,觀眾有時比演員還少。 75歲的伊爾坤祖籍廣東,身著紅色旗袍的她是台下屈指可數的觀眾之一。 和伊爾坤不同,9歲的泰國少年素帕空•尼絨讓聽不懂潮州方言,卻在台下看得入迷,作為潮劇團的粉絲,他說:“臺上的演員很漂亮,像天使。” 80餘年前,“青囊玉樓春”潮劇團漂洋過海,來到泰國。作為泰國潮劇團中的翹楚,劇團曾受邀為泰國王室演出,也曾赴中國海南獻藝。 許慶安說:“劇團名字中的‘青囊’是指演員的行囊。”     如今,一輛卡車就能裝滿劇團的全部家當,從曼谷的永久戲臺,到四處走穴的戲班,“青囊玉樓春”的變遷也折射出潮劇在泰國面臨的困境。 潮劇的觀眾多為年長的泰國華人,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古老戲劇藝術的受眾逐漸減少。泰國如今只剩約30個潮劇團。 “新冠疫情讓劇團雪上加霜,曾經每年平均300場的演出,現在已不足百場,”泰國潮劇公會副主席、“青囊玉樓春”潮劇團團長吳桂德說,潮劇不僅是源自中國的古老戲曲劇種,也是連接千千萬萬泰國華人的精神紐帶,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堅持將潮劇發揚光大。 演員的流失,同樣制約著潮劇在泰國的發展。 對於66歲的第三代華裔陳素鸞來說,這是她登臺表演的最後一年。作為劇團最年長的演員,她8歲時因家境貧寒被父母送進劇團學藝。劇團給了她父母一筆錢,簽下8年合同。 陳素鸞至今仍戴著帶有父母照片的項鍊,她說,自己並不記恨父母,因為是他們給自己找到了熱愛的事業。 在泰國綿延百年的潮劇,未來將沒入歷史的年輪,抑或煥發新的光彩,是留給這一代潮劇人的命題,而81歲的泰中戲劇藝術學會創始人莊美隆試圖給出他的答案。 成立40餘年的泰中戲劇藝術學會,正努力推動潮劇本土化發展。“我們一方面嘗試將泰語融入潮劇表演,讓更多泰國觀眾易於接受,一方面計畫在曼谷建立中國戲曲學校,培養包括潮劇演員在內的專業人才。”莊美隆說,即使整個行業正在凋零,他也決心為後代保留這門藝術。 午夜時分,舞臺上的燈光熄滅,許慶安脫下戲服,鑽進兩平方米的帳篷。幾天之後,他將跟隨劇團趕赴下一個演出地點,在這座流動舞臺上,繼續他的“戲劇人生”。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