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設為主頁收藏本頁
社交網站:
當前報章2020年07月09日
今日導讀
本報新聞
字體: 放大 還原 縮小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員
創作抗疫歌詞供譜曲

    【新華社上海7月8日電】(記者吳宇)44歲的楊賽是上海音樂學院公共基礎部副研究員,主要教授中國音樂文學課程。「詩言志,歌永言」,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
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的詩歌創作有了全新的經歷和素材,也讓他對當下中國人心中的「詩歌傳統」有了更新的認識。
    2月中旬,從湖南探親回滬的楊賽,受眾多抗疫元素觸動,創作了一首詞《風月同天》:「冬去春來渾不覺,離未及別,飛花時節,昏曉相隔,暮雲千層疊,黃鶴樓高魂夢切……」他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佈,只保留這首詞的署名權,無償供各界人士再創作成公益歌曲。
    很快,通過網絡,一批人自發為這首詞分頭忙碌起來。作曲、編曲、配樂、演唱、錄音錄像、製作……其中,有朋友,也有陌生人;有國內同行,也有遠隔重洋的華僑華人。
   「過去搞歌曲創作,各個專業的人士都要聚在一起,組建一個創演閉環,投入成本很高。但這一次,大家都是自發行動,且全身心投入,都想在災難面前有所擔當,凝聚起更多人的家國情懷,將傳統詩詞化作人文關懷的溫暖力量。」楊賽說。出乎意料的是,經不同人譜曲,最終竟有多達四個版本的《風月同天》問世。無論是鋼琴、古琴表達,交響樂或民樂演奏,還是獨唱、對唱乃至合唱,不同版本的《風月同天》均在網絡空間得到不同受眾群點讚。
    謝飛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一名青年教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她想起家鄉四川汶川2008年發生的大地震。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災難,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一脈相承。當時身處安徽農村的謝飛,從鄰居家借來一個快報廢的電子琴,又幾經週折,在當地找到一家錄音棚,從作曲到演唱,對《風月同天》完成了再創作。
    難能可貴的是,這是謝飛第一次作曲並演唱。「音樂與詩歌都是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藥,終極目標都是帶來撫慰和希望。兩者結合,當能產生抗擊疫情的雙重力量。」謝飛說。
    在上海崇明區中興鎮文廣站工作的杜思睿,擁有古琴專業碩士學歷。身處長江「龍頭」的她,為楊賽《風月同天》中「同是長江邊上客,不怕潮來萬里雪,逆浪也相約」的詞句感動,用了一個禮拜時間苦苦探索,終於找到適合古琴表現的主旋律,並讓丈夫曹藝瀟擔任首唱。二人珠聯璧合,琴歌版《風月同天》韻味深長。通過此次創作,杜思睿發現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古琴,也可以拓展出新的彈奏思路,表達更多有時代氣息的主題,「有別於傳統又不失古味,為更多年輕人接受和喜歡」。
    作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係二年級學生,李姚遠與各自在家的同學們也加入了《風月同天》的再創作。她家在杭州,朋友中有的報名去了湖北抗疫前線。
    李姚遠說,讀到《風月同天》中「一重山,兩重山,山外行人人未還。望斷也不歸,江南路漫漫」的詞句,就彷彿看到了馳援湖北、抗擊疫魔的「逆行英雄」。她用手機錄製自譜自彈自唱歌曲《風月同天》,通過媽媽的醫生朋友發佈到抗疫前線,「收穫了滿滿的點讚和愛心」。
    在楊賽看來,眾多學生以及年輕一代音樂人自動自發加入到抗疫歌曲創作行列中來,不僅體現了一種寶貴的責任擔當,也是文化自信回歸的表現。他認為,新時代中國歌曲,要實現情感、語感、樂感、美感的統一,要有中國心,要說中國話,要弘揚中國審美,要表現中國的使命擔當與人文情懷。
    「中國是詩歌的國家。古典詩詞,蘊藏著滋潤人心的感召力、成熟的藝術表現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通過一大批與抗疫有關的歌曲創作,年輕一代正在擁抱傳統,延續傳統,同時面向時代,深入內心。」楊賽說。
    繼《風月同天》之後,楊賽又陸續創作了五首抗疫詩詞,均被譜成歌曲。在整個上海音樂學院,近5個月來,師生們共創作了約120首與疫情有關的音樂作品。
昔日新聞
今日推薦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
Email:sengpou@macau.ctm.net
sengpou888@gmail.com
電話:編輯部 28574294  廣告部 28938387 
 
圖文傳真:28388192 28316404
 
地址:澳門 蓬萊新巷 9號 地下二樓

本報逢週六休假、週日無報 (如遇特殊情況則另行公佈)

如遇颱風,晚上至凌晨時份懸掛8號或以上風球,將停刋一天

特別假期為:1月1日   春節初一、二、三    5月1日   10月2日。
(
 是日休假翌日無報。)

星報首頁 | 昔日新聞 | 各項專版 | 廣告業務 | 報社簡介 | 澳門日記